□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今年是国家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的第三年,也是《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的第三年。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了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情况专项监督。记者从启动会上获悉,长江上海段禁捕管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截至2022年上海公安机关共破获非法捕捞、运输、交易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等相关刑事案件8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99人。
长江十年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市人大常委会从长江流域生态持续恢复的全局大局出发,结合《禁捕决定》主要内容,重点对以下6个方面开展专项监督:一是长江禁渔中打击非法捕捞、加强市场监管情况;二是本市长江禁渔执法能力提升及联合执法机制推进情况;三是长江禁捕“四个平台”建设及长三角三省一市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情况;四是长江口生态监测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情况;五是长江禁渔退捕渔民安置保障落实情况;六是对长江禁捕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据了解,上海对于长江禁捕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2022年全市共清理取缔各类违规网具281顶,检查商超、市场、餐饮单位等市场主体8.6万个次,监测电商平台超72万个次,共计查处捕捞、运输、交易等环节长江涉渔案件424起,涉案人员544人,拆解“三无”船、艇、筏25艘,整改涉渔问题线索14个。
截至2022年底,上海公安机关共破获非法捕捞、运输、交易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等相关刑事案件8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99人,移送起诉494人,打掉团伙95个,查处相关行政案件876起,打击违法行为人1044人,查获各类长江水产品17.6万余公斤,逐步铲除本市非法捕捞地下利益链条,在长江口水域形成了有力震慑。
三年来,随着本市公安机关打击力度持续加大,长江口水域非法捕捞违法犯罪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打击过程中,执法部门也碰到了一些难点,比如发现打击难,长江口水域宽阔,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多发生在夜间,作案人员伪装性强,给巡防、发现、查缉带来较大难度;取证鉴定难,对渔获物、非捕工具的种类鉴定以及渔获物的价值鉴定,专业鉴定机构技术不足;执法装备缺乏,缺少机动性强、灵活度高的船艇。
针对上述情况,上海公安机关将结合公安部长江水域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平安长江”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长江禁渔专项行动,坚决维护长江口禁捕管理工作秩序,依托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试运行,充分结合智慧海防、水域卡口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健全“数字+机制”“人防+技防”监管模式,全方位加强水域警戒和预防能力,变被动发现为主动防范。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江退捕渔民安居乐业、老有所养。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194名退捕渔民中有124人处于劳动年龄段内,其中移居市外1人,无就业意愿1人,需转产安置122人,已转产安置122人,安置率达100%。
据悉,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的关键之年、收官之年。本市已印发了《2023年上海市长江退捕和禁捕重点工作》,持续强化打击力度,继续保持铁腕整治、高压严管态势,对省际江海交界水域予以重点监管。目前,本市针对鳗苗、刀鲚等重要渔汛期禁捕,已开展了2次“使命2023”联合行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