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据上海市民政局消息,日前该局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网信、通信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上海市婚姻介绍服务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将从2023年5月1日起实施。《指导意见》明确,婚介机构应明示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并与征婚当事人签订服务合同,不得编造、杜撰征婚当事人情况,同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规收集、使用和保存征婚当事人信息。
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明确的监管重点包括婚介机构应当依法登记成立、强化诚信服务、规范线上运营、注重信息保护以及提升服务质量五大方面。
根据《指导意见》,婚介机构应明示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并与征婚当事人签订服务合同,鼓励使用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的示范合同。婚介机构在订立、履行、终止服务合同期间,应诚信宣传、规范服务。不得编造、杜撰征婚当事人情况,不得从事欺诈性婚姻介绍服务,不得向征婚当事人作出保证缔结婚姻关系等不切实际的承诺,不得夸大、虚构从业人员职业经历、能力等,不得过度营销以及实施婚托、骗婚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在网站网页也要公示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公开收费标准。
《指导意见》还明确,婚介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中关于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规定,依法收集、使用和保存征婚当事人信息。婚介机构在信息收集、发布和活动组织等过程中,确保征婚当事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未经征婚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信息用于征婚以外的事项。服务合同终止后,应当及时在相关征婚平台删除征婚当事人信息,并按照合同约定的信息保存期限妥善保存和管理相关信息。婚介机构要强化网站、网页、APP、小程序等婚姻介绍服务网络平台的日常管理,做好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有效防止信息泄露、数据被窃取和篡改。
据悉,上海市民政、公安、市场监管、网信、通信管理等部门将按照各自职责,协同联动,健全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机制,联合应对突发事件,依法依规处理行政、刑事类案件,共同做好对婚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另外,还将推进“互联网+”监管、健全信用监管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