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居家俭,则居官廉

本文字数:1264

□游宇明

陈其元一生经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四朝,做的官不大,晚年是享受道员待遇的知府,正四品,比地厅级高那么一丁点,比正规的副省级又低那么一截。其父亲亦历官数十年,经常教育他们兄弟说:“居家俭,则居官廉”,陈其元将其当成座右铭,终生以此要求自己,成为深孕民望的清廉之官,后来他将其父的这句话写进了《庸闲斋笔记》。

“居家俭,则居官廉”,真是至理名言。

居家俭,顾名思义,就是让整个家庭过非常简单节俭的生活,吃只求饱肚,穿惟求暖身,住仅求遮风挡雨,家有喜庆之事决不铺张浪费。左宗棠当总督时,工资不算,每年的养廉银即达二万两,然而,无论手中多么宽裕,他每年寄回家的钱都只有二百两银子。儿子觉得房子太寒酸,修了一下,花了些钱,被他痛骂了一顿。在左宗棠看来,家里人“居家俭”,赚钱养家的压力就小,在权位上也就能做到清贞自守。

人都要生儿育女,官员也不例外。一个人平时生活俭仆,孩子就会受到教育,从小就懂得“靠自己”的道理,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干事的时候努力干事,不知不觉便会变得出类拔萃。蔡元培先生是民国元老,做过民国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大学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想过奢侈生活,有的是条件,但蔡元培一生生活非常节俭,不讲究吃穿,不购置私产,更不摆派头。他的精神感染了五个子女,他们个个成就非凡:蔡无忌是兽医学博士,在专业领域非常有权威;蔡威廉是著名油画家,以肖像画见长;蔡怀新是复旦大学教授,做过物理系的副系主任;蔡柏龄旅居法国,是杰出的物理学家,获得过埃梅.贝泰尔奖;蔡睟盎是教授级高工,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孩子优秀,官员不为儿女所累,在金钱上也就变得更加寡欲。蔡元培先生是上世纪30年代去世的,他并未看到每一个孩子后来的“出息”,但他一定从孩子们早年的上进中感受到了节俭家风的意义,一定会为自己的廉洁为政深深自豪。

生活就像一棵树,每个人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总要置身于一定的枝枝桠桠中,亲戚、同学、同事、朋友、老乡,都是这枝桠的一部分。一个人居家奢侈,周围的“树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你如何以权谋私,某些脑子灵泛之人便想从中分一杯羹,你也会在无形中被拖进贪腐的泥潭。你居家俭仆,别人觉得你对自己要求那么严格,肯定是个正派人,求你办不正当的事肯定会碰壁,主动不来“分享权力”,你想“廉”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居家俭”还可以给人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那就是:人生所需要的物质并不多,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多做仰望星空的事,多做可以被时光铭记的事。当年的林则徐当了二十年抚督,分给几个儿子的家产总值却只有区区两万两银子,相当于一年的养廉银。除了怕留多了家产让子孙不肖的担忧,更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之”的情怀在支撑。

一个人想做清官,其实不需要太多条件,关键是要彻底抑制自己的享受之念,不将吃喝玩乐当成人生目标,也不以这样的庸俗理念传诸后人。

灵魂超拔了,为官自然也变得严谨、慎重,廉洁之心便有机会呈示。“居家俭”表面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深处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居家俭,则居官廉 2023-05-08 2 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