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中小企业的成长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呵护、点滴的浇灌、精心的培育。作为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普惠业务的“领头羊”,“陆嫣一劳模工作室”在该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陆嫣一的带领下,大力探索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成效获上级主管部门颁发各类创新类和服务类奖项超30项,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以实际行动体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效。
相伴企业成长发展的“大管家”
犹记得2010年底,一场罕见的大雪覆盖申城,陆嫣一在风雪中奔波了3个多小时路途,终于为金山一家初创科技企业成功“雪中送暖”——签约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科技履约贷”新金融服务产品。这家企业是博士创业,拥有核心技术却苦于资金不足,产能无法完全释放。
面临这种制约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是少数,为了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当时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在上海市科委指导下牵头开展“科技履约贷”金融产品创新。她带队主动参与产品研发,并紧密联动科技园区,主动上门宣讲、全心投入试点推广,最终中国银行上海市金山支行为上述企业发放了金山区首单“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在中行“金融活水”的支持下,这家企业加速成长,不仅在新三板挂牌,还成长为细分行业的“明星”企业。
而这款采用“银政合作、风险共担”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创新产品——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科技履约贷“科保通”业务量已连续多年位列同业第一,并连续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上海市科委颁发的“科技金融合作银行卓越奖”,成功把一大批轻资产、缺担保、无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助企业纾困解难的“知心人”
在一次与中小企业的银企交流活动中,一位中小微企业主说:“我们中小企业基础薄弱、渠道有限,无法及时掌握当前各项支持政策、找准发力赛道,错过了很多好机遇,也走了很多冤枉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持续跟踪拜访和调研多家企业后,陆嫣一发现确实有很多中小微企业并不了解政府出台的行业扶持政策以及银行配套的金融产品,需要一名“金融向导”,帮助企业主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此,陆嫣一带领“劳模工作室”的同事们持续加强与市工商联、科委、经信委、商委、人社局等政府机构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办银企对接会,把政策红利和优质服务第一时间送到企业主身边。2022年度,累计开展银政合作对接会近240场,为1800家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近100亿元。
今年以来,陆嫣一持续化身“政策宣讲员”,聚焦《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以及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工商业联合发布的《“提信心 促发展”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与人社局开展的“千岗万家”系列活动等,通过线上“空中讲堂”和线下对接服务把最新的政策指引、金融产品等第一时间送到中小微企业主面前,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用暖心服务点亮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之路。
服务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和唯一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作为服务保障进博会的第一线,陆嫣一已连续五届参与进博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五年来,她带领的进博会贸易投资对接会“红娘桌长”队伍和翻译队伍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成为了进博会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和一张国际名片。依托进博会平台和中行全球化网络布局,陆嫣一带领团队举办系列跨境对接服务,帮助企业引入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市场,融入全球价值链,她所在的部门获评上海市总工会授予的“城市服务保障进博会立功竞赛先进集体”,这也是金融系统唯一的获奖单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