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社区康复人员 唐唐(化名)
整理:自强黄浦工作站社工 缪晓明
法治报记者 徐荔
万物复苏的季节里,风吹过朝阳升起的早晨,唐唐就站在阳光铺满的长街上,轻声叹,忆当年。
经历过黑暗,也感受过温暖,如今期望变成更好的自己,唐唐说:“在这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能够认识你们,我真的很高兴。”
不懂珍惜的过往
我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在我记忆模糊的时候就离开了,只剩下我和妈妈相依为命。贫穷的生活、周边同龄人的歧视、学业中的不顺,我的童年时代没有多少温暖回忆。幸好,还有母亲包容着我,即使她是如此忙碌,即使她一天和我说不到几句话,但当我发高烧时,她抱着我焦急前往医院的情形,我至今都忘不了,她那充满香味的温馨怀抱,那是家的味道。
但是很可惜,直到我为人母后才感受到当初母亲的那种爱。年少时的我是那样叛逆,完全体会不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我没有好好地把书念下去,高中时就辍学外出打工,母亲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通过亲戚的关系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跨过18岁的第一天,我也正式踏入了社会。
上天给了我不幸的童年,却也补偿了我一副好皮囊。容颜俏丽的我,很快成为单位的焦点,我受邀参加各种聚会、活动,所谓的朋友越来越多。我学会了抽烟、喝酒,整天不务正业,浑浑噩噩度过了好多年。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我的前夫,那个改变我命运的男人。
坠入人生的谷底
生下儿子后,我在前夫的影响下,第一次接触到了毒品,那被称为“白面”的东西。当毒瘾愈发加深之后,烫吸等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内心欲望,我俩不约而同采取了静脉注射。当大剂量的溶液进入体内,那种快感无法用言语形容。不过放纵最终会付出代价,2018年底,我们被公安机关查获,双双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母亲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场就哭出声来。随后的两年,母亲一个人带着我的孩子,就仿如十几年前独自抚养我一样,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又一次踏入了“轮回”。
祸不单行,我在所内例行体检的时候,被查出带有艾滋病毒。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直接轰得我头晕目眩。吃惊、无法接受,当时我感到未来一片黑暗,我今后的人生还有希望吗?
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一道温暖的光从外界照入我的心灵。我入所后,社工朱妍老师通过书信和我建立了关系,她就像个大姐姐一样。在得知我的情况后,朱老师非但没有嫌弃我,还经常通过书信和我联系,开导我整理破碎的情绪。
“心有暖阳,何惧人生沧桑?”朱老师在信中这样鼓励我,“你不必光芒万丈,但不能停止自己发光,拨雪寻春,烧灯续昼,希望是珍贵的存在,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这段话重新给了我希望,成为那段黑暗时期里我的精神支柱。
在我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朱老师随着街道曾来所内开展活动。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充满文艺气质的她还比我小好多岁。那天,她和我聊了很多,将我的资料仔细记录下来,那整洁的书面和娟秀的字迹让我对她再生好感。
“花开之时,我会和姜警官一起来接你回家。”朱老师美丽的双眸中闪耀着春天般的光芒。
万物开始“复苏”
2021年4月,春暖花开,是我出所的日子,朱老师和民警如约前来,带我回家。两年的高墙生活让我对社会很不适应。朱老师带着我向街道申请了低保、抗疫物资,陪我看病购买艾滋病阻断药,教我下载实用的APP,还告诉我如何省钱从网上购物,她还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教导我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她的帮助,才让我顺利度过出所后最艰难的头几个月。
再后来,朱老师因身体原因休假,接手帮教我的是一名更为热心肠的“大姐”姜怡然。我还记得第一次接到姜老师电话时,那充满活力的嗓音和热情的语气。她和朱老师是两种性格的人,更为热情、主动地关心我的情况。她后来还积极向我推荐街道内的就业资源,她认为我还年轻,不工作会让我越来越慵懒和颓废。每当有比较大型的就业招聘会,她都会第一时间转发给我,鼓励我去试试。在姜老师的影响下,我逐渐接受了自食其力的观念。
日常聊天中,姜老师和我有很多共同语言,同为母亲,我们会经常探讨育儿经验,分享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辛酸和快乐。也正是因为她,我头一次感受到了当初我母亲的不易,我和母亲的关系在那段时间急速恢复。
2022年夏天,我找到了一份工作,我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了两位社工老师,她们仿若感同身受,纷纷祝贺我,和我一起享受那时那刻的喜悦。
“我要变得更好”
2022年对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那一年,我和前夫离婚了,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让儿子跟着前夫生活。因为原住房面临动迁,离婚后的我搬回了娘家,和母亲住在一起。我在工作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学配音,还打零工补贴家用。每天的生活平凡而规律,让我乐在其中,很有充实感,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看着自己每天进步,变得更优秀,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愉悦。
2023新年钟声响起,我在浦江绚丽烟花之下虔诚许愿:今年我要变得更好!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在一次例行尿检时,姜老师带来了一个小伙子,她告诉我,因为工作调动,之后的帮教工作将由这位小伙子来接手。就如朱老师、姜老师一样,他也有着热情真挚的笑容。有时我会在想,社工是不是都那么爱笑?
在又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三位社工。他的眼神中充盈着信任和尊重,这种眼神我并不陌生,无论是朱老师,还是姜老师,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不介意我的过去,不介意我的身份,更不介意我身患艾滋的事实。
我叫唐唐,是一名社区康复人员,在这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能够认识你们,我真的很高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