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张德辰
“非常感谢检察机关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我们邻里以后一定会融洽相处、互相帮助。”近日,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申诉案双方当事人先后来到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分别向办案检察官送上了锦旗。
一直以来,分院作为信访矛盾化解的重要一环,信访交办件、刑事申诉案件总量相对较大,一分院每年受理的申诉信访案件量占全市检察机关申诉信访案件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办理申诉、信访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本身就是最有质量的检察工作。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更加注重化解矛盾纠纷,做优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检有所应。”在近日该院举办的主题教育读书班上,陈思群检察长说。
“小案”里有大民生,检察官主动“上门”解心结
2021年6月,林阿姨因邻里晾衣纠纷,推搡魏阿姨致其构成轻伤二级。案子移送检察机关后,该区检察院考虑到林阿姨犯罪情节轻微、有自首情节、认罪认罚及积极进行赔偿,最终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被害人魏阿姨不服,便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提出申诉,要求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申诉受理后,一分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吴燕主动带头包案,第一时间组成工作专班,对原案实体和程序进行了全面审查,认定区院不起诉决定并无不当后,抓紧研究化解措施。
为避免当事人舟车劳顿,增强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亲近感、信任感,检察官主动送法上门,一次次来到当事人家中,通过“拉家常”摸清案件起因、厘清争议焦点,又借助“检调衔接”平台邀请长宁区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参与开展公开听证,在合力引导下,魏阿姨充分理解了不起诉决定理由,林阿姨也当场向魏阿姨真诚致歉,邻里之间的隔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得知魏阿姨家庭经济状况困难,无力进行后续治疗,而林阿姨家里受疫情影响亏损欠下债务,也无力支付更多赔偿金,检察官决定开展司法救助,帮助申诉人渡过难关。邻里两家冰释前嫌,长达1年多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深入开展调研
今年5月6日至8日,一分院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思群先后带队赴徐汇、闵行区院开展调研,深入一线把脉问诊,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双方就如何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在申诉信访多个环节实现两级院统筹、协作与配合等方面交流了经验,着力破解民生问题的瓶颈短板,齐抓共管办实事、用心用情解民忧。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一分院党组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等重点工作贯通推进,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深入开展调研,确保主题教育各项任务高效落地的同时,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各项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如该院第七检察部以机制创新为抓手,创建“心桥”支部品牌,积极运用检调对接、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多元方式,通过送法律解“法结”、送温暖解“困厄”、送信心解“后忧”的“三送三解”,努力实现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让人民群众在“情理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检察温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