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放学路上“邂逅”小松鼠、送“五条腿”的蜘蛛“回家”、与珠颈斑鸠做“邻居”……这些充满童趣又视角独特的故事,都出自沪上少年的笔下习作。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上海市林业总站、《少年日报》等主办的2023年首届“自然有TA”中小学生主题征文活动上周末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圆满落幕。
据上海市林业总站站长杨储丰介绍,近年来上海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17%提升到2022年的18.51%,人均森林面积实现了“一张床”到“一间房”的转变;目前上海监测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0种,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超过325种,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6种。已建立的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和4个自然保护区,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助力上海生态城市建设,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记者获悉,本次征文活动是主办方联合首推的“自然”主题征文,于今年4月8日至5月4日期间展开征集。
征稿期间,活动组委会邀请动植物专家走进校园、走进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各类与野生动植物相关的科普以及写作微讲座,并带领少年们到蓝天绿地间去写作。活动共收到来自上海200余所中小学校的近3600篇精彩征文作品,经过初审、复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篇、一二三等奖共计450篇、优秀组织奖57篇、优秀指导奖78篇。
颁奖活动中,近200余位大朋友小朋友济济一堂。现场不仅有征文获奖学生代表、优秀指导奖教师代表、优秀组织奖学校代表,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数十位“幸运小读者”、“小小自然迷”共同参与这场欢乐的盛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