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黄金、公厕、虚拟币……街面交接、神秘包裹、公厕取物……

现实版“谍战”实为掩饰隐瞒犯罪新手段

本文字数:1502

□法治报记者  夏天  实习生  陈科扬  法治报通讯员  陈宇昂

黄金、公厕、虚拟币,看似毫不相关的三者因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相互串联了起来;街面交接、神秘包裹、公厕取物,以往在电视剧中见到的“谍战”场面竟在日常生活中真实上演。日前,经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詹某某、朱某某等6人有期徒刑3年10个月至2年不等,并处罚金5万元至1万元不等。

“豪爽客人”竟只是“代取小哥”

2022年8月,沪上多家金店都接待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这位客人进店后就直奔柜台,向店员询问完当日金价及加工费后,便坐在凳子上不断发消息,坐了一会儿后便离开了。不多久,刚刚那位客人便再次到店,这次他没有犹豫,一次性购买了2公斤金条,临走时,客人再次开口:“你们再准备2公斤金条,我过会儿还要来的。”这也让店员对这位“豪爽”的客人和这笔大单印象深刻。

时间倒回到几天前,朱某某给自己原来的“包工头”打去电话,想要点活干,对方表示最近工地停工,但自己可以介绍朱某某帮人家代取黄金,朱某某当即购买了机票飞往上海。到上海的第二天,朱某某就接到了电话,让其到附近的花园取工作手机。他刚踏进花园,便有人主动迎上来,给他塞了一部手机,并让其继续等电话。拿到手机之后朱某某一时有些懵,没一会儿电话便响了,朱某某接到了最新指令:去公共厕所拿放在塑料袋里的银行卡。

等取到袋子后,朱某某便前往金店“一掷千金”,成功变身店员眼中的大客户,但实际买多少、用哪张卡、刷多少钱、密码多少等信息均是朱某某通过境外聊天软件从上家处得知的,自己不过就是一“跑腿的”。

刚等朱某某汇报完买到了黄金,电话又再次响起,对方要求其将黄金、电话、银行卡统一放回附近的公共厕所,并换取一台新的工作手机,包裹会有人接收的。短短一周,朱某某刷走手上的9张银行卡中的电信诈骗被骗资金共计230万余元,累计购买了7公斤左右黄金。

是谁取走了金条?

每当朱某某放好金条,都会有不同的戴口罩、鸭舌帽的男子出现在身边,趁没人注意快速将装有金条的垃圾袋取走,而他们最终都会在某酒店碰头。在警方调查中,一个以詹某某为首,骆某某、於某等4人为帮手的“取货团队”浮出了水面。

到案后,詹某某等人如实作了供述。2022年8月,詹某某朋友用境外聊天软件联系他,希望其找人在上海帮忙取货。两人曾为狱友,相识多年,詹某某很讲“朋友义气”,恰好自己要来上海做洋酒生意,身边也有人手,没多考虑便应了下来。对方通过境外聊天软件组建了聊天群,詹某某则准备了多台未经实名认证的工作手机交给团队成员,并将骆某某、於某等人拉入群中,只要朱某某买到了黄金,对方就会在群里发指示,骆某某等人便会按指示分别去公厕、绿化带、街边脚手架等隐蔽处取货。

等詹某某第一次看到几人拿回来的东西时,才知道自己帮忙取的货物是黄金。对方见詹某某知道后,反倒问起詹某某是否有渠道可以卖掉,承诺会分给其货款的1.5%,但要求必须以虚拟币进行交易,这样比较隐蔽和安全。詹某某对这位朋友有一些了解,知道其经常出没缅甸等地,会做一些违法之事,这次以这样的手段购买、出售黄金,肯定不是正常的投资行为。但其抱有一丝侥幸心理,自己并未直接参与购买黄金、交接等流程,因此决定帮其处理这批黄金。

8月底,詹某某至台州与买家碰面,交易价格比当天的国际金价还低,买家共计支付了38万余元虚拟币。到账后,詹某某将大部分的虚拟币转入了朋友提供的钱包账户,自己则留下了一部分作为团队酬劳。

法院经审理认为,詹某某、朱某某等人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6名被告人作出如上判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现实版“谍战”实为掩饰隐瞒犯罪新手段 2023-06-14 2 2023年06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