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法槌敲响禁毒强音

浦东法院开展涉毒品刑案集中宣判

本文字数:1061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王英鸽

昨天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当天,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集中公开宣判2起涉毒品犯罪案件。3名被告人因明知是毒品而予以贩卖、收寄等行为,被分别以贩卖毒品罪、走私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至7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上头”烟油暗含“商机”,以此贩毒罪责难逃

毒品的危害不言而喻,而新型毒品经过“乔装打扮”,往往比传统毒品更具隐蔽性和诱惑性。浦东法院就曾审理过这样一起新型毒品案件,贩毒人员为逃避打击费尽心机,将大麻油原液添加到电子烟油中,而正是这些看似与普通烟油无异的“产品”,吸食后却能让人“上头”。

缪某原是上海一家拳馆的老板,一直有吸电子烟的习惯,时间久了,他渐渐从中发现了新的“商机”。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间,他先后将含有合成大麻素成分的电子烟油原液进行分装,或者与其他电子烟油勾兑,并以5m l至25m l不等的规格、650元至2500元不等的价格向他人贩卖30余次,违法所得共计5.6万余元。

到案后,缪某如实供认犯罪事实,公安民警在其拳馆内搜查出2瓶约39.08g黄色油状液体,经鉴定均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成分。

浦东法院经审理认为,缪某明知是毒品物质而多次贩卖牟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考虑到其具有坦白情节,自愿认罪认罚,且在家属帮助下退缴违法所得,最终,浦东法院判处缪某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5000元。

私种罂粟给鸡“治病”,盲目撒种二人获刑

罂粟作为毒品原植物,是我国法律严禁非法种植的植物,但却仍有人因迷信其能“治病”铤而走险。

在浦东法院审理的一起非法种植罂粟案件中,被告人郁某、唐某某原以饲养鸡、鸭等家禽为生,听闻罂粟果能给家禽治病,于是2021年10月,郁某便指使唐某某在其经营的农场内种植罂粟,用于喂养饲养的家禽。

“就像撒菜籽一样将种子随手一撒,之后就任其自然生长。”到案后,两被告人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但正是这“随手一撒”,约七八平方米的地面上竟长出了4484株罂粟植株。2022年5月28日,公安民警将上述涉案植株全数查获。

浦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郁某、唐某某明知罂粟为毒品原植物而非法种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且系共同犯罪。其中,郁某在犯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唐某某起帮助作用,系从犯。综合考虑二人的犯罪事实、情节及认罪认罚情况等,最终,浦东法院判处郁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15000元;判处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法槌敲响禁毒强音 2023-06-27 2 2023年06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