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路炜
本报讯 今年7月1日起,新发布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以下简称新标准)正式实施,这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国标”在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7月10日下午2时,记者随浦东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和周浦市场监管所的检查人员来到年家浜路418号的雅迪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店进行宣传检查。记者看到,在车行里不仅有电动自行车售卖,旁边的货架上林林总总摆放了各类安全头盔。据老板介绍,这些头盔都是销售给购车人的。
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对销售的头盔进行了初步检查,在车行销售的头盔里,大部分头盔已换成了新的印有3C标志的头盔,但在检查中发现有几个头盔没有生产厂家和品牌等标识,属于“三无”产品,售价仅二三十元。“作为商家,一定要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头盔,这既是法律规定,也是对消费者负责。”市场检查执法人员当场对销售无证头盔的情况进行取证,并做进一步处理。
浦东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六大队的民警在商店显眼处粘贴了宣传海报。“老先生,你买头盔一定要买符合新国标的,一旦遇到事故,才能更好保护你。”支队六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赵启峰对前来购买头盔的顾客宣传道,“劣质头盔在事故中极容易破碎,不但不能保护骑乘人员,反而可能会造成扎伤等二次伤害。除了选对头盔,骑行时一定要戴好盔,扣紧搭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