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杨斌
近年来,上海海关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不断纾解上海口岸跨境贸易卡点、堵点问题,着力提升跨境通关物流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水平。“提前申报”“沿海捎带”“联动接卸”等物畅其流的便利化措施落地见效,见证了上海口岸跨境通关安全畅通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前5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1.7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比2021年同期增长12.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提前申报”提效率
作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三的货物进出境空港口岸,每年有300万吨货物从浦东机场抵离。针对业务量大、通关时效要求高、人力资源紧张的实际情况,上海海关所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提前申报”通关便利化措施,将物流与通关环节紧密衔接提高通关效率,以减轻现场作业强度。
“企业在完成‘提前申报’后,我们根据企业申报信息,开展风险研判及后台审单确认。待货物运抵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即可获得放行或者查验的指令。”浦东机场海关物控查检二处副处长何冬安介绍说:“为了让政策落实落地,我们向航空公司和地面代理宣贯操作要求,畅通沟通渠道,关企合力压缩通关时间。目前浦东机场海关出口通关时效已压缩至不到1小时,大部分货物出口均能实现‘秒放’。”
据浦东机场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浦东机场海关监管进出境货物148.12万吨,同比增长4.7%。
“沿海捎带”宜中转
除了空运,远洋运输对确保国际供应链的顺利流动、促进国家间贸易和繁荣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月12日,88个集装箱由马士基船公司的“曼彻斯特马士基”号货轮从洋山港捎带至天津港进行中转。这是自去年5月30日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首单以来,该公司第65船在洋山港“沿海捎带”的货物。
“去年以来,‘沿海捎带’业务规模逐月攀升。首单以来,该业务运输总量已超2万标箱。”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副关长李春阳介绍说:“‘沿海捎带’业务能吸引境外船运公司将国际中转业务从釜山、新加坡等传统中转港转移至上海,将进一步巩固上海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
“‘沿海捎带’政策为航运企业优化航线布局、灵活配置航运资源、提升班轮运载效率提供了新机遇。”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二科二级主办杨冀鲲介绍说。据统计,目前上海海关“沿海捎带”备案的相关外资船舶数量已从最初的44艘增长到94艘。
“联动接卸”畅物流
同在洋山港,另一项畅通进出口物流的便利化措施——“联动接卸”,也正在不断扩大对接港口范围。近日,一批始运自江西九江城西港的国产家具,通过“联动接卸”模式承运,顺利抵达上海洋山港,并将在洋山海关监管下出口海外。
该批货物货主江西恒卓艺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经理乔元华介绍说:“‘联动接卸’模式的落地,实现货物自九江港直抵洋山港,有效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据测算,每标箱可节约物流成本100至400元,物流时间可缩短1-2天,给我们外贸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