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王擅文
本报讯 为非法牟利,何某及褚某某在无资质的情况下,伙同邢某某等3人,打着“助孕”的幌子开设地下“药房”,违法销售11种含兴奋剂的药品。近日,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何某等5人提起公诉。
2022年1月21日,青浦区公安机关收到辖区内存在地下非法经营药品组织的消息,展开调查。突击检查时,警方现场控制负责人邢某某、管理人员李某某、接送司机贺某,同时发现各类医疗废物和体检设施,并查获各类药品2300余盒。深入调查后,警方抓捕并刑事拘留非法经营药品组织负责人何某及褚某某夫妻二人。
今年1月,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在对嫌疑人进行讯问后,检察官掌握了案件实情及相关证据。
张女士是一名职业女性,家庭和睦、工作稳定,但始终无子,成为心病。2021年12月,张女士在网上看到一“助孕公司”广告,称有“专业药品”可以“帮助圆梦”。张女士通过广告里的二维码联系上了专门负责联系工作的褚某某。
经过网上初步交流,由褚某某牵头,张女士很快与所谓的“专家”何某见了面。何某看了张女士的体检报告,在询问一些问题后称:“你是身体激素出了问题,我们有激素调节药物,可以根据个体激素水平对症开具药方。”何某还称能“保证可靠性和成功率”。
张女士起初对药品是否正规抱有怀疑,何某解释:“我们的药品是从特殊渠道拿来的‘正规药品’,且价格不会太高。”见张女士仍有犹豫,又说:“我们的‘治疗’流程中,你只要负责做一些体检,然后根据我们的要求服用、注射药物。”求子心切的张女士见该“诊所”有“医师”“护士”“司机”等5人,看似设备齐备,最终答应并支付了高额定金。
事实上,何某与褚某某为夫妻,他们与两名所谓“医师”的男子(均在追查中)勾结,在所有人都不具备药品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向该两名男子购入含有兴奋剂的口服、注射类药物后非法经营,给患者注射或服用。
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并发现了这一犯罪团伙的异常后,将其分别抓获,并将此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在对此案件继续调查,并经相关部门对于涉案药品进行认定、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关于涉案物质名称进行认定后,证实了涉案药品的成分和属性。由此,检察官认定何某等人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涉案物质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制买卖的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触犯《刑法》,遂依法对以上5人提起公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