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综合

实现医废全覆盖可追溯

上海打造全国首个医废数字化管理平台

本文字数:867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在建设“无废城市”的大背景下,城市医疗废物的收运处置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记者近日从上海城投旗下上海环境集团获悉,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医废收运处置单位,该集团承担着上海全市100%的医废收运处置工作,目前已建成国内首个覆盖医废收运处置全流程业务的“上海医废数字化全流程服务平台”,这一平台能实现医废全覆盖、可追溯。

医废日常管理中面临“产量高、点位散、波动大”等问题,为此,该平台将管理对象从医废车“缩小”到车厢内的一个个医废周转箱,构建车厢内部的装载模型,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掌握医废箱的状态,进而掌握车辆的装载情况。结合物联网技术和收运APP的使用,通过数字化平台对装载率的考核,让每个车次尽可能满载,提升车辆运能,同时,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做到对每一箱医废的轨迹全程可追溯。

针对医疗机构点位分散问题,平台结合上海医废处置基地布局、6000多家医疗机构的产废特点与位置分布,通过调度系统的智能算法,平台生成科学的线路排班,对各类车型进行合理搭配。在部分城区,采取“小车上门收,大车跑驳运”的策略,充分发挥“大车装得多,小车跑得快”的优势,并结合科学调度算法,将多个地理位置较近、产废量较少、使用同一箱型的点位合并为一车收运,优化后的线路排班数量减少了10%。

据介绍,依靠预测模型和更精准的数据采集,上海环境还突破医废产量波动大的难题。技术人员找准周期、季节的医废产量变化规律,形成产废量的预测模型。

从具体业务指标上看,在不增加运能的前提下,服务客户的能力提升20%,从5334家客户上涨到6398家;车辆运输能力提升,满载收运的比例从85.5%提升至95%,提升10%;人均效率提升,每人每天的收运量从2.08吨提升至2.38吨,提升14%;应急响应的时间从当天提升至2小时内。

此外,在解决业务痛点的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上海环境还将全部业务流搬到线上,实现管理模式深度整合与再造,用数字化系统呈现日常业务各个环节,彻底打通不同环节间的数据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3上海打造全国首个医废数字化管理平台 2023-07-14 2 2023年07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