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高温天扎进工地 法官和建筑工友“唠嗑”

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

本文字数:1147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王英鸽

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不断跑出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度。这里汇聚着100多个建筑工地,3万多名建筑工友。随着数量庞大的建筑工友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与工友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侵权、劳务、借贷等纠纷也不断出现。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而要真正为工人们解决问题,近日,冒着高温,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来到工地,听工友们倾诉问题与需求……

“下沉”工地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浦东法院南汇新城法庭审理的一起案件中,从事木工作业的李师傅,在临港某项目工地切割板材时不慎锯伤右脚。尽管伤情鉴定显示未构成伤残等级,但治疗费仍花了不少。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李师傅将涉案项目的总包、分包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起诉至浦东法院,诉请赔偿数万元。

“得到工地去看看!”一接手该案,承办法官李尚伟决定要去实地走访调查,他把相关情况向庭长陶郑忠作了汇报。7月11日,正值出梅入伏首日,陶郑忠、李尚伟和法官助理郭丹一头扎进临港新片区某建设工地。

在工地现场,他们详细了解了木工的作业环境、施工工具来源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情况,就下一步的调解方案与劳务分包方进行沟通。

为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调查结束后,他们又赶到该庭设立在地平线临港大厦项目工地上的“建筑工友法律援助工作室”,为外地来沪的工友们做起了法律咨询。他们还向工友们发放了精心设计的“法律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以便进一步了解大家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和司法服务需求。

跨前一步努力让“矛盾纠纷不上交”

南汇新城法庭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辖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约占浦东新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引领下,该庭充分聚焦建筑工友的法律需求,与中建二局华东分公司建立党建共建关系,并充分凝聚双方合力,于地平线临港大厦项目工地挂牌成立“建筑工友法律援助工作室”。

“我们成立工作室,就是希望能将解纷的关口前移,凝聚各方合力将纠纷化解于萌芽,实现‘矛盾不上交’。”陶郑忠说。工作室成立后,由工地管理方与南汇新城法庭共同开展工作,采用定期轮流到岗形式,不断完善定分止争机制建设。

如何更好发挥工作室的效用?如何持续扩大诉源治理“朋友圈”?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过程中,南汇新城法庭主动联系当地人大、工会、司法所、公安等部门,并在管委会相关部门的支持、参与下,于临港新片区建设者小镇等建筑工友集聚社区,联合开展普法宣传、送法入户等活动,进一步将抓前端、治未病做深做实。

下一阶段,除了建设“建筑工友法律援助工作室”平台外,南汇新城法庭还将大力推进“法官工作室”解纷平台、“产学研实践”平台、“文旅纠纷快速调处”平台建设,进一步融入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大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高温天扎进工地 法官和建筑工友“唠嗑” 2023-07-17 2 2023年07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