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在商场扫码付停车费却泄露了信息?

市消保委暗访140家商场 强制加会员或索要消费者个人信息将被责令整改

本文字数:1536

□法治报记者  夏天  季张颖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展开覆盖全市主要商圈的社会监督,在通过对29个市级商业中心和45个地区级商业中心的140家商场停车场的暗访中发现,有27家商场(含停车场地运营者,下同)在扫码支付停车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加入会员并强行索要消费者个人信息、有1家商场在扫码支付停车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另暗访发现33家商场采用不当手法诱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其中有7家商场同时存在强制消费者加会员的情形)。市消保委已将线索移交给本市相关主办单位,相关单位已开展现场执法和约谈,责令相关企业整改。

众多商场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上海市消保委发现,爱琴海购物公园、日月光中心、BFC外滩金融中心、百联又一城等27家商场在扫码支付停车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加会员,并强制消费者提供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如百联旗下6家商场要求消费者在扫码后需提供手机号登录百联会员才能支付停车费。万达旗下3家商场在消费者使用支付宝扫码后以办理万达会员卡为由强制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

上海市消保委发现,阿拉城商场在扫码支付停车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

上海市消保委还发现有合生汇、芮欧百货、环贸iapm、国金中心等33家商场在扫码支付停车费过程中采用不当手法诱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后支付停车费。这些商场以“停车缴费”名义提供给消费者的却是商场公众号的二维码。利用消费者不了解公众号菜单操作以及在停车场出口的急迫,诱导消费者关注其公众号。

上海市消保委同时发现,有18家商场在扫码付停车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提供如微信和支付宝的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其中多家商场使用的是“速停车”第三方服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根据广大消费者的要求,上海市消保委希望本市商场做到两点:一是商场应向消费者提供可以直接进入付停车费页面的二维码,并用显著方式标注“直接扫码付停车费”。商场也应在主要通道和停车场张贴“直接扫码付停车费”二维码,方便消费者获取。二是商场向消费者提供加会员或者公众号二维码时,不应出现类似“停车缴费”等误导性提示。如果商场以停车费优惠名义张贴会员或公众号二维码,须在旁同时张贴“直接扫码付停车费”二维码。

聚焦“停车扫码”场景开展治理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上海市消保委已将线索移交给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纳入目前全市正在开展的“亮剑浦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涉“停车扫码”消费场景的集中整治。7月21日上午,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杨浦区五角场商圈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又一城停车场存在诱导用户注册会员及关注公众号、会员注册登录功能强制消费者同意第三方企业隐私政策等问题;合生汇停车场存在诱导用户关注公众号、强制消费者注册会员等问题。执法人员当面向两家商场相关负责人指明问题要求整改,并开展现场普法。

当天下午,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国资委、市商务委、杨浦网信办等部门依法约谈两家企业。约谈要求又一城、合生汇针对停车缴费环节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行为全面整改,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切实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亮剑浦江·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目前聚焦“停车扫码”场景开展综合治理。下一步,市区两级网信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将统一行动,针对各区主要商圈的商场停车场对消费者个人信息“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等问题开展现场执法和约谈,责令相关企业整改,指导推出“纯净版”停车缴费二维码,并开展相关普法教育。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在商场扫码付停车费却泄露了信息? 2023-07-24 2 2023年07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