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禁毒视角

小区隐秘角落里的“邮票”

一男子“翻墙”买毒品 无接触式贩毒获刑三年

本文字数:1453

图片来源: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陈怡晨

模样形似邮票,印着花花绿绿的卡通图案,通过含服,却可让人产生长时间的幻觉,近些年不断涌现的新型毒品“邮票”案件,正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

近期,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贩卖毒品“邮票”的案件,被告人赵某在法庭上表达了自己无尽的悔意……

赵某因生活一时拮据,产生了贩毒牟利的犯罪念头,通过非法“翻墙”软件,他登录境外某社交平台,加入了一个毒品群,并从群主处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毒品。

通过邮寄等方式获取毒品后,赵某将毒品分装成小包,并将这些小包预先藏匿在不同小区的各种隐秘角落,进行无接触交易。

在赵某贩卖的毒品中,除了大麻叶以外,主要就是俗称“邮票”的新型毒品。这类毒品主要成分是麦角二乙胺(LSD),是一种半人工合成致幻剂,无色无味,在我国被列入精神药品管制目录,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

与传统毒品不同,“邮票”毒品接触皮肤就能被吸收,常以口服方式摄入,无论是放进水里、饮料中还是含在舌下,只要有相当剂量就具有同样效果,且难以被觉察。10微克就可产生明显感觉,50-200微克便可出现幻觉。吸食者在服用30-60分钟后会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瞳孔放大等反应,2-3个小时后产生幻视、幻听、幻觉,判断力、自控力变弱或消失,过量吸食会导致严重后果。

“在看守所的这些天里,我每天都在愧疚、思念、反思中度过,尤其是看到身边吸毒人员的悲观与绝望,我现在无比懊悔自己贩毒的事情,也庆幸自己没有吸食毒品,我不该给家庭、对社会造成了如此危害……”

法庭上迟来的忏悔,无法改变其贩毒的事实,赵某最终以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六千元。

法官说法>>>

毒品不仅严重侵害人的身体健康、销蚀人的意志、破坏家庭幸福,而且严重消耗社会财富、毒化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同时极易诱发一系列犯罪活动。我国刑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对于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刑可以到无期徒刑或死刑。

本案中的赵某,其本身有着正当体面的工作,有着幸福的家庭,但因为贩毒而最终身陷囹圄。警钟长鸣,任何人都不可对涉毒品违法犯罪抱有侥幸心理,切莫触碰涉毒必惩的“高压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毒品侵害保持强烈的防范意识。当前,新类型毒品犯罪花样不断翻新,包装形态不断变化,除了本案中的“毒邮票”,有的甚至伪装成“毒糖果”“毒奶茶”等食品饮料,极具伪装性、隐蔽性和诱惑性。普通群众,特别是广大年轻人一定要洁身自好,远离毒品,千万不能因为追求毒瘾一时的痛快,而徒留无尽的痛苦。

禁毒知识>>>

麦角酸二乙胺,又名麦角二乙酰胺、麦角乙二胺,简称LSD,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目前,在非法市场上发现的LSD剂型多为纸型(如邮票型)或胶囊。不法分子将预先印好的纸张浸入毒品溶液,制成与传统邮票大小、颜色近似的成品。为了追求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些人将目光瞄准了该种“邮票”。殊不知,这种行为如饮鸩止渴。

滥用LSD的人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适,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对周围的声音、颜色、气味及其他事物敏感性畸形增大,判断力、自控力变弱或消失等。一些滥用者可能产生极度焦虑和精神错乱,并出现自残或伤害他人等暴力行为,用量过大还会导致全身瘫痪。

此外,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4小区隐秘角落里的“邮票” 2023-08-25 2 2023年08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