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遇骗子沉着冷静反薅千元 律师:赚骗子钱有法律风险

本文字数:1186

据《潇湘晨报》报道,湖南长沙的温女士近两年发现自己格外容易被骗子找上门来,有通过短信通知中奖、送礼的,也有装工作人员来加微信然后引流进群的,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也遭到了骗子无孔不入的“侵蚀”。“大约是生了孩子之后,信息又在哪里泄露了。”温女士很无奈,也很愤怒。

往常,温女士也会选择无视或者投诉举报,直到有一天,温女士对“骗子是如何诈骗的”产生了疑惑和好奇,于是试着主动“投网”加入了骗子的布局。

“加入以后更疑惑了,我想不通这么漏洞百出的骗局怎么会有人上钩。”身临骗局,温女士保持冷静,秉持着“不主动不拒绝,一要打钱就跑路”的原则,骗子前仆后继来了四五拨,钱没骗到,倒是意外地充实了温女士的小金库。“最高的时候有三四百元,低的时候也有百来块,反应过来时,已经陆陆续续薅了骗子1000元了。”

最久的一次,温女士大约与骗子周旋了三天,最终还是不愿意往骗子手上打钱,“我就反复哭诉,说自己是独自带娃的宝妈,钱都在老公手上”,骗子估计也察觉到了温女士的用意,不久后将她移出了群聊。

近年来,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相关经历,甚至有网友拉群成立了“反薅联盟”,主动接触骗子,期望骗子上钩。

然而,富贵险中求,更在险中丢。欢天喜地晒“反杀”操作的背后,也有不少自作聪明者反被聪明误,为了小便宜损失了成千上万;另一方面,骗骗子算不算诈骗?薅骗子的钱又是否合法?这些问题也始终存在着争议。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反薅骗子”,我们总能看到割裂的信息:一方面,侥幸者在得意地炫耀着自己  “反薅”骗子的壮举;另一方面,不计其数的受害者哭诉着自己的被骗遭遇。

“我还想着再薅一单,没想到他就收网了”,这些人奔着收割骗子的“一点小钱”主动入网,最终却反被骗走了成千上万。甚至有网友表示,自己所在的“反薅群”就有人被骗了数十万元。若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贪欲,后者的下场或许便是前者的未来。

不小心遇到了诈骗,却反赚了骗子的钱?关于该如何界定温女士以及部分网友们的行为,记者咨询了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

刘凯认为,如果当事人遇到诈骗,为了拿回自己的钱,使用了一定的欺骗手段,这一行为属于自力救济的范围。

但是,如果使用欺骗手段获取超过自己被骗数额的钱,且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超出自己被骗数额钱的目的,如果超出的钱数额较大,可能涉嫌构成诈骗犯罪。此外,即使超出的钱数额达不到刑事立案的标准,这钱也属于不当得利。

对于当事人应当如何处理“薅骗子”所得的收入,刘凯律师表示,对于反赚骗子钱的获利行为,因不具备法律上的根据,是不合法的。因此,对于从骗子处获取超过自己被骗数额的钱,应当及时上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对此,长沙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也反复提醒:不要贪图小利,天上不会掉馅饼,骗子的陷阱通常都是一环套一环,骗局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陈樱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遇骗子沉着冷静反薅千元 律师:赚骗子钱有法律风险 2023-08-28 2 2023年08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