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诉实录”是关于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问题,广大家长对此非常关注。然而,尽管国家出台了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依然无法根除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痼疾。
此前,新华社记者在《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为何成摆设?》一文中表示,“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存在不少漏洞,实名制形同虚设,有的孩子随便找个身份证号码就顺利登录了。此外,网上还流传各种几十元钱的攻略,可以轻松破解系统限制。一些家长戏称,防沉迷系统‘防了个寂寞’。”
游戏公司有利益诉求,但保护未成年人是国之根本。通过技术手段让玩家注册时繁琐一些,比如在合法的前提下增加人脸识别模式,实名注册后再进行手机验证码验证等等,这样或许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体验,但如果能最大限度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这将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如果注册时游戏公司做到位了,那再出现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后要求退款时,程序上严谨一些也有一定的必要,也是为了防止有少数人打着未成年人的幌子浑水摸鱼。
国家网信办近日公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如何把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别让防沉迷系统成为空壳,这都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不再沉迷游戏。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