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迪明子
上海嘉定老城区一小区内,多是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楼房。在居民们翘首以待中,电梯加装工程终于启动。然而,加装工程却遭到了年近八旬的陈阿婆的坚决反对,甚至不顾危险多次冲到施工车前阻拦。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近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了一起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引发纠纷的案件。
被迫停工的改造工程
陈阿婆所在的这幢楼共七层,住着48户人家。2023年3月,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复,在办妥了相关手续后,小区定于5月启动电梯安装工程。谁承想,原本已经签字同意加装电梯的陈阿婆却突然强烈反对。业主代表、物业、社区街道和公安民警等多次协调,但陈阿婆却“吃了秤砣铁了心”。
无奈,楼上多户邻居一纸诉状将陈阿婆起诉至上海嘉定区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阻挠施工的行为。案子交到了吴法官手上,了解基本案情后,她决定去现场进行沟通。
陈阿婆表示,自己当初签字同意安装时没搞清楚,现在觉得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会很大,心脏经不起折腾。况且,自己住在一楼,电梯不仅用不到,还会影响房子的采光。家住五楼的张女士表示,征求意见时陈阿婆并没有反对,就应该正常施工,再这样拖下去可能会产生延期施工违约金,邻居们都希望这件事尽快解决。
敞开心扉化解纠纷
调查后,吴法官立刻查阅并研究了全国各地法院类似纠纷案件的裁判,发现如果符合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审批等全部流程,所有业主都应给予必要的配合,不得阻碍施工。
一纸判决写起来简单,但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能真正解决吗?考虑再三,吴法官决定还是要在调解上下功夫。
第二天一早,吴法官便和居委干部小刘提着自费购买的大米和牛奶,敲开了陈阿婆家的门。陈阿婆看见两人脸上的汗珠,原本铁青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就这样,法官、居委干部和陈阿婆敞开心扉,聊起了天。
陈阿婆聊到年轻时吃过的苦,老了以后照顾老伴的辛酸,又讲起自己现在还在吃低保,这次安装电梯后家里再有噪音、采光等劣势,连房价也会跟着往下跌。
吴法官了解到陈阿婆的难处后,说道:“阿婆,看您身体硬朗、腿脚蛮灵的,听说住在六楼的阿婆,去年下楼买菜的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腿骨折,到现在还不太敢走路。”
陈阿婆说:“知道知道,那是王阿婆。她一早拖着小推车,一不留神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年纪大了摔不起呀。”陈阿婆不禁叹了口气。
此时,吴法官又说:“阿婆,这个案子要是开庭审理多伤和气呀!现在电梯技术成熟了,国家也有质量标准,运行的时候基本没声音,而且轿厢正好在你家主体墙的一面,不太会影响采光的,等电梯装好以后,整个小区、楼栋的品质也跟着提升了,这是好事情呀。”
陈阿婆想了想,点了点头。随后,吴法官又分批约谈了其他邻居,跟他们讲了陈阿婆的顾虑、分析了开庭审理的利弊等。邻居们听后都纷纷表示认同。
这场敞开心扉的“背靠背”调解,算是彻底解开了双方的心结。不久后,到了正式调解,吴法官考虑到案子当事人年纪大、人数多,纠纷发生在居民区,当即毫不犹豫地背上国徽、带上电脑和卷宗材料,把法庭挪到了社区居委会,展开了一次巡回审理。最终,在巡回法庭的主持下,双方正式达成了和解协议,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法官点评】
“民以居为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城市建设的一隅,对于完善老旧小区住宅使用功能、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和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释法明理融进群众心坎里,强化矛盾纠纷的前端化解,是每一名人民法官持之以恒的事情。无论什么案件,拿起手中的“针线”,用心为城市一隅“缝补”,用心为群众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人民法官义不容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