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四川崇州一小区两只狗扑倒并撕咬2岁女孩事件引发社会关注。近几年,恶犬伤人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饲养宠物狗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它们给予人类陪伴和快乐,但同时,也带来扰民、伤人等一系列问题。本版特别分享国外在规范市民文明养犬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德国:养大型犬需取得执照
德国是全欧洲养犬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2017年,德国人家养犬的数量高达920万只。
德国对养犬有着完善甚至严苛的规定。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德国也是立法先行,不但有《动物保护法》,还专门制定了《养犬法》。此外,各个联邦州还有各自关于养犬的条款。面对诸多规定,人们在养犬前往往会仔细思考是否做好了准备。
德国相关法律规定,宠物店不得贩卖犬只,只有特定资质的繁育所可以售卖,但往往价格高昂。多数人会通过动物收容所申请收养。这些犬只在被收养前,都已经过检疫、绝育和疫苗注射,从源头上保证了犬只的健康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弃养犬只者,包括迁居而将犬只留在原地,将被罚款9万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72元),严重虐犬者可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为了避免犬只给他人带来不便和潜在威胁,德国有专门的“犬只学校”来培养犬只的良好习惯。主人和犬只必须一起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内容包括服从口令、禁食训练、克服环境惊吓等课程,才能拿到相应资格证。
饲养大型犬的要求更为严格。饲养人在完成前述程序之外,还必须通过测试取得饲养执照。测试内容包括如何照顾犬只、医学常识、法律常识等。同时,大型犬出门时必须佩戴审批标志和口套,牵引绳不超过两米,犬只主人还要携带相关证明以备查验。不采取安全措施就出门的,将面临最高5万欧元的罚款。
在德国养犬还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根据德国宠物需求制造业公会的统计,2016年德国宠物行业的产值高达47亿欧元。
饲养犬只必须缴税。在柏林,养第一只犬每年需交税120欧元,养第二只犬则要再交180欧元,偷税一经发现将被罚款1万欧元。而在收容所领养时需要缴纳各类手续费,通常在200欧元以内。为避免犬只伤害他人或是损坏财物带来高昂的索赔,饲养者通常还会购买饲养责任保险。在柏林,所有犬只都必须强制缴纳保额不低于100万欧元的保险,每年需花费75欧元—270欧元不等。
将犬只领回家之后,收养者要购买基本的饲养用具,如睡具、牵引绳、玩具等。日常的食物、看病、清洁、美容,包括上犬只学校,到最后墓地安葬,都意味着不菲的花销。以平均寿命14年计,在德国饲养一只普通犬的花销至少为5000欧元,饲养大型犬则在1.5万欧元以上。
诸多规范,意味着在德国养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从而对养犬人形成了约束,保证犬只能够得到最佳照料,也降低了犬只带来的风险。
英国: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养犬人
根据英国一家宠物协会(PDSA)的统计,2018年,英国有24%的成年人养狗,全英国约有890万只宠物狗。宠物狗数量多,英国由此有比较完善、细致的养犬规则,对养犬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
英国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会明确规定是否可以带狗入内、是否需要牵引。如果要带狗坐地铁,需时刻牵引,在上下电梯时也建议将狗抱起;一些餐厅和商店则会以“狗狗友好”作为招揽顾客的方法,让宠物狗和主人一起享受用餐和购物的时光;但某些超市、医院等场所,会禁止工作犬之外的犬类入内。
作为一名狗主人,从决定养犬开始就需要承担应尽的义务。首先,英格兰地区相关法律规定,每只宠物狗都必须埋置一个微型芯片,否则主人会被罚款500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8.92元)。这枚微型芯片相当于狗的“身份证”,埋置芯片意味着将这只狗记入了当地的宠物狗数据库,芯片里也记录了狗主人的联系方式。目前,英格兰地区有十余家有资质的相关数据库,狗主人需在其中的任意一家做好登记。
其次,在免疫方面,虽然英国如今被认证已正式消灭了狂犬病,但每一只狗仍需注射狂犬病疫苗。保证狗的按期免疫,也是养犬人应负的责任。由于狗的免疫做得较为到位,在英国鲜有人注射狂犬病疫苗,医疗机构也仅仅建议前往狂犬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行或是工作需要有可能接触到狂犬病毒的人接种疫苗。
不过,由于英国宠物狗数量的增多,咬伤人事件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特别是邮政人员投递信件和包裹时,容易遭到犬类袭击。英国皇家邮政的数据显示,2017年,多达2300名邮政人员被狗咬伤。不少邮局也发出宣传海报,希望各家庭配合邮政人员,减少咬伤事件,例如在为邮递员开门之前拴好狗、在门口贴上“家中有狗”等提示标志。
今年9月,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今年年底前实行美国大型恶霸犬犬种的全面禁养令。近年来,英国发生多起严重的犬类袭击事件,其中多起事件与美国大型恶霸犬有关,该犬种已构成“对社区的威胁”。据报道,西米德兰兹郡一名男子被美国大型恶霸犬袭击后死亡。此前不久,伯明翰一名11岁的小女孩被一只美国大型恶霸犬咬伤,相关视频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
在英国,遗弃猫狗是犯罪行为,最高可判罚入狱30天,最高罚款500英镑。为此,不少家庭在养宠物之前,都会经过较为慎重的考虑,一些宠物商店或收养机构也会做一些收养资格方面的询问和调查。对于养狗新手,无论是宠物商店还是宠物协会,都有详细的教程供人们学习。目前,不少英国宠物机构都在宣传“以领养代替购买”这一理念,让更多在收容所暂时安身的狗能够找到合适的新主人。
英国关于养犬的各类规定,兼具对人、对犬的双重关怀,旨在充分满足养犬人和犬类自身需求的同时,尊重和维护不养犬人的自由空间。
日本:住宅门口张贴饲养特定犬标志
在日本,“养狗不扰民”已经是人们达成的基本共识。在街头遛狗的人,都会随身带着给狗用的卫生纸,还会带一瓶水。如果狗在外边大便,狗的主人定会用纸擦干净,并装到塑料袋里;如果狗在路边撒尿,狗的主人就会用水冲洗一下。东京街头的动物医院比较多,狗和猫经常会去理发、洗澡、剪指甲,所以在日本街头很难看到脏兮兮的狗。
据介绍,对于吠叫声比较大的狗种如猎狗,饲养者会选择给狗的喉管做一个手术,让它不会发出很大的叫声。而如果自家的狗朝他人吠叫,狗的主人也会不停地道歉。不少养狗的家庭还常在门口贴上有“猛犬”二字的标志。
在日本,不能随意购买和抛弃狗,有的居民区就不准养狗。当然,日本也存在宠物狗丢失、遗弃等情况,不过一般养宠物狗的人还是按规矩办事的。狗误伤市民,一切后果由狗主人承担,包括医疗、看护、包赔等一切损失,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日本各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饲养动物的管理条例。例如,茨城县的相关条例规定,狗的主人带狗出行,必须采取避免危及人畜的方法。对于特定大型犬,必须要在住宅入口等容易看到的位置按照有关规定张贴饲养特定犬的标志。如果狗危害他人,可以扑杀、没收狗,或要求佩戴口套等防止危害的措施。
被狗咬伤,比起伤身毁容,狂犬病更为令人谈犬色变。由于狂犬病目前无药可治,因此日本极为重视防治。在1950年出台《狂犬病预防法》之前,日本每年有很多人患狂犬病死亡。1950年,该法推出后,对狗严格进行登记、预防注射、捕捉流浪狗等制度,短短七年时间,就消灭了狂犬病。日本60年来没有出现狂犬病,可以说狂犬病在日本已经绝迹,人们即使被狗咬,也不用心急火燎地去注射狂犬病疫苗了。
可以看出,对狗进行登记和进行预防注射对预防狂犬病发挥了重要作用。狗主人每年都要根据厚生劳动省的规定,给狗注射狂犬病疫苗。市町村长向狗主人发放已注射疫苗的“证明票”,这个“证明票”是一个金属的小牌子,上面会标明注射时间等。如果狂犬病预防员发现有的狗没戴犬牌或是狂犬病疫苗证明牌,可以通过都道府县知事指定的捕狗人将狗扣押。即使狗跑到家里,根据必要也可以入室抓捕。
都道府县知事认定发生了狂犬病,可以立即发布公告,规定一定区域和期间,要求给区域内所有的狗戴上口套,或者将这些狗扣押。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网、环球时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