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前不久,以“蟹卡”兑换为名引流的诈骗手法一度冲上了热搜第一。如今双十一在即,诈骗分子又蹭上了新的热点,把“蟹卡”换成了各种所谓的“双11提货卡、红包兑换卡”。日前,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不法分子已开始投递此类含有“提货卡、红包兑换卡”等快递包裹引流,警方已接到多名市民群众的来电咨询,涉及“提货卡、兑换卡”的同类型骗局。所有提货券最终目标还是引导市民落入刷单返利诈骗的圈套。
近日,虹口居民瞿阿姨匆匆走进江湾镇街道方浜居委会,向社区民警求证手中的提货卡真伪。原来,瞿阿姨收到一张“提货卡”,里面写着“内含智能家电提货卡一张,扫码0元提货”的小字,她想起前不久的“蟹卡”诈骗,决定还是向民警求证一下。
社区民警祝警官听罢脱口而出:假的假的,又是诈骗!为了让瞿阿姨相信,祝警官用自己的手机扫了卡上的二维码,跳出一个微信对话框,显示为“某团客服”。接下来的故事和之前的“蟹卡”骗局如出一辙:骗子会马上让扫码者进群,同伙开始“撬边”,用上各种套路让人信以为真。若扫码者没有识破骗局,对方会要求下载APP,开始刷单任务,前期以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期要求大额充值后,便不予返还本金和返利,以此实施诈骗。
瞿阿姨的遭遇不是个例,家住青浦的周先生和李女士也分别收到了类似的“提货卡、兑奖卡”。庆幸的是,两人都第一时间分别咨询了自己的社区民警,没有落入“刷单返利”的诈骗陷阱。
虽然此类诈骗被警方严厉打击,但背后暴露出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更加令人深思。今年9月,上海警方就首度破获物流公司电脑植入木马案,系列案件的告破,暴露出一些企业存在管理漏洞。对此,警方已主动对接电商平台,建议尽快健全完善快递领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措施,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电商企业网络数据的安全排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消除数据泄露隐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