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非常阅读

穿越历史探究“情理法与中国人”

本文字数:1168

《情理法与中国人》范忠信 郑 定 詹学农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目录

法理篇

第一章  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法的概念

从“渡”说起法即赏罚国法与王法法与天理

“法不外乎人情”情理法兼顾“情理”与“人情”

第二章  家长的手杖:法的作用定分止争

规矩、绳墨、权衡驱人向善救乱起衰统一大脑,均平才智管人与管事的差异

第三章  牧师与刽子手:“德”与“刑”

“教化派”与“刑威派”:共同的“准则法”

“技术法”的差别差别的原因……

本书是中国法制史领域的经典著作,此前已再版两次,此次重新修订增补了范忠信老师的近期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内容简介】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重大贡献。本书分为法理篇、刑事篇和民事篇三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展示了我国传统法观念的特质,首次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核心,即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种种内在逻辑,具有开创性。并且,结合古人言论和古代司法案例,对中华法系之利与弊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生动,分析深入。

【作者简介】

范忠信,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当选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现为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郑定,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家》杂志副主编。

詹学农,曾先后任职于郑州大学、国家民政部。

【学者推荐】

中国立国已有数千年,作为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法律制度亦伴随着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铸就了辉煌的历史。……范忠信、郑定、詹学农君合著的《情理法与中国人》一书,正是一部对这一基本特征进行初步阐述、分析的好书,是一部颇有创新、颇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曾宪义

与僵化的制度相比,文化有着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之间并不是那么容易斩断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何在?《情理法与中国人》所着力阐释的正是这个问题。——毕巍明

在古代社会,法是什么,法的用途是什么,法又当如何适用,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范先生这本《情理法与中国人》中找到答案,而所有的答案无不体现着“人情、天理、国法”三位一体的法观念。——李蕊

对情理法观念的关注较早的是范忠信教授,使情理法观念最早集中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是《情理法与中国人》这本著作。  ——杨秋生

阅读此书时,就像穿越了几千年,这里无数思想在碰撞,擦出绚烂的火花,使我备受启迪。读完之后,我深深感到:历史天空划下的思想印记和思想巨人留下的古老药方,于今日的问题来讲,也许不能药到病除,但却是我们据此而解惑答疑的思想根基;它就像理解当今法治建设的钥匙和避免职业风险的预警仪,不仅使我们透彻理解法治环境和目的,更能让我们规避某些旧思维模式导致的隐患,从而用在日常工作的不经意之处。  ——张书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非常阅读 B02穿越历史探究“情理法与中国人” 2023-11-01 2 2023年11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