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葳然
“太好了,分中心开了之后,看病更方便了,从家里走过去就行了。”今年9月,位于普陀区双山路271号的甘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正式启用,居民徐老先生逢人便夸,这是一个民心工程,是让老百姓翘大拇指的民生实事。
普陀区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区之一。目前,普陀区现有区属医疗机构的千人口床位配置数,尚低于全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均等化需求迫切。为弥补这一短板,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作为重点课题,新建甘泉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让“就医15分钟慢行可达”的愿景变为现实。
就医压力大 分中心落成需求迫切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今年10月披露的一则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8%,由此说明上海已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随之而来的,还有医疗健康服务、慢病康复等方面诸多新的问题。
甘泉街道位于普陀区东北部,老龄化程度居全市前列、全区第一,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51.19%。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深度老龄化挑战,让老年人享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是普陀区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为满足辖区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甘泉街道设有1个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5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以下简称“服务站点”),常年共计门诊量50万人次以上,属全区最高。其中,新村路以南人口占比73%,门诊数量仅占17%;新村路以北人口占比27%,门诊数量占比83%。即:新村路南北两侧的人口数量与门诊数量存在明显的结构倒置。因此,对建立卫生服务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的需求较为迫切。
按照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要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联合甘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街道及居民区,多次与居民举行座谈会,调查了解新村路以南老年居民的就医习惯及需求,并结合分析辖区居民近年历史就诊数据,制定了“新村路以南建设医疗服务能级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匹配的就医点”的方案。
记者了解到,此前,双山路服务站点就在分中心隔壁的小区内,就诊的人群主要是小区居民。由于规模较小,门诊数量及用药储备量不足以满足周边居民需求,因此许多居民只能“舍近求远”到中心就诊、配药。甘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健康主任向记者介绍:“分中心还没建成的时候,就有很多周边居民来咨询,现在分中心整体功能较为齐全,是按照与中心同质化的要求进行设计的,之前在中心才能配到的药,现在在分中心就能配到。”
分中心建成后,甘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总体布局升级为“1个中心+1个分中心+4个服务站点”,开门营业近2个月以来,日门诊量已上升至近200人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的就医压力,同时医疗资源不平衡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就医更安心 分中心整合专家资源
甘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接到家住新村路的史奶奶求助:80岁的史奶奶长期患有糖尿病和关节疼痛等慢性疾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能解决基本用药问题,但还是需要经常到离家更远的同济医院等综合医院看专家门诊,她希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引进一些专家资源,以便老人群体就医。
为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度重视,与市、区有关部门沟通,听取各年龄段居民需求,力求最大程度满足慢性病、常见病病人的诊疗需求。今年,甘泉卫生服务中心集中邀请了专家下沉社区,“有些专家号在综合医院需要预约,但老年人也可能预约不上,挂号费也要几百元,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设专家挂号费,就是普通门诊挂号费,当天来当天就能看,解决了号源的问题,所以居民们非常欢迎专家到社区来。”徐健康主任讲到,“后面我们还会邀请更多中医药、康复方面的市级优质专家资源。”
从“一号难求”变成“一站到位”,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甘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联动市、区两级医院的专家资源下沉社区,建立名中医专家工作室,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升“全专结合”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好普陀区东部医联体的机制优势,畅通双向转诊渠道,有效解决了百姓求医问药的烦心事,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级。记者在分中心了解到,居民可通过关注“普陀区甘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于当月月末了解次月专家坐诊排班详情,以便按需就诊。
不少“老甘泉”居民表示,“有了这个分中心,配药方便了,治疗也方便了,再也不用舍近求远,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三甲医院‘一号难求”的专家了,幸福感满满的。”
就医体验佳 分中心打造特色服务
在规划设计之初,分中心的服务定位就不只停留在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求的层面上,而是要进一步提升院区的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为提升居民就医体验,分中心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需求,将中医药服务、康复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和儿童保健服务进行融合,推动医疗服务更合民心、更贴民需。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居民可直达分中心三楼,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针灸、推拿、火罐等形式丰富的中医康复治疗手段,除老年人外,不少年轻的上班族也会前来按摩放松。据甘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岚介绍:“中医药和康复服务是我们的特色,并且已经成功创建了市级示范康复中心,分中心三楼整个楼层都是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康复中心,基本可以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
位于二楼的健康管理中心是供居民进行体检的区域,这里不仅能为居民出具一份完整的健康体检报告,还负责提供评估报告及就医指导意见,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前来体检的老年人表示:“在一个地方就能完成体检,不用楼上楼下来回跑,对老年人太友好了。”
到本月23日,分中心就将落成满两个月了,目前群众满意度非常高,已经收到了不少居民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家住新村路的苗老先生曾亲自到分中心送去感谢信,他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位72岁的老年人,平时总有些腰腿疼痛,也习惯在站点配药、治疗。像我这样的很多老年人,最欢迎的中医和康复治疗项目却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大医院去,很不方便。现在分中心开了,那么好的就医环境,还有大医院专家坐诊,为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个分中心建起来,不仅是看病的距离变短了,医院跟我们老百姓的心也贴得更近了!”
未来,分中心将会辐射更多辖区居民,让社区卫生服务惠及更多群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