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禁毒视角

沉沦毒海二十年 如今终于“归来”

本文字数:1048

□讲述:崇明庙镇禁毒社工  顾蓉蓉  整理:记者  徐荔

一个沉沦毒海近20年的人还能不能摆脱毒品,回归正常生活?帮教老陈的过程给了我信心和启发。

老陈,今年60岁,从1989年到2018年间,他六进六出戒毒所,一直没有脱离原来的圈子,每一次的戒毒都以失败告终。我记得那天是2018年12月21日,我作为庙镇禁毒社工与南星村村干部驱车百里,从崇明区赶到青浦区接老陈出强制隔离戒毒所。老陈走出戒毒所,坐上车的时候呢喃:“我真的不要再来了。”当下,我相信老陈有戒断毒瘾的想法,我也下定决心帮助他改变,陪他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在签订了社区康复协议书后,我经过与老陈的反复沟通后了解到,他之前每次被强制戒毒,虽然在生理上对毒品的依赖能得到缓解,但他根本没有摆脱心瘾,再加上圈子里“朋友”的召唤,经不起诱惑的他很容易就复吸了。

鉴于老陈的情况,我给他制定了帮教计划并逐步实施。

第一步,通过多次谈心让老陈意识到,反复吸毒已经让他蹉跎了20年,希望他能真正认识到毒品对他的伤害有多深。老陈痛定思痛,向我表达了要彻底戒断毒品的决心。

得到老陈的承诺后,我开始帮他分析复吸的原因,那些所谓的“朋友”是关键之一。其实对于这点,老陈已经有所认识,他自己也说:“能不能彻底戒毒,关键看处于什么样的圈子。”这也是帮教计划的第二步,让老陈自发断绝跟那些“朋友”的所有联系,重新开始生活,融入社会。

脱离了原来的圈子,第三步就是要建立新的圈子。我告诉老陈,有事情可做,就不容易半路折返。老陈已经不年轻了,再找工作对他难度较大,于是他开始琢磨自己创业。

不久,老陈就开了一家保洁公司,开展清洗空调、油烟机等业务。万事开头难,老陈的公司刚开始起步时很不容易,也会向我诉苦。而我则不断鼓励他坚持,力所能及地给他提供帮助,不让他的创业积极性磨灭。

经过三年多的坚持,老陈的公司业务逐渐有了起色。他还招收了几位和他经历相似的戒毒康复人员作为员工,一同脚踏实地地开始新生活。

如今,稳定生活的老陈不止一次向我表达,他很高兴自己能远离毒品并开启全新的人生。

“我第一次吸毒是在1989年的冬天,当时26岁,还很年轻,站在社会发展变革的十字路口感觉迷惘,不知未来在哪里。”老陈感慨,“如今,我已迈入花甲之年,此前走了很多弯路,但幸好在禁毒社工、家人、社区和政府的帮助下,还能归来。”

而对于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我来说,不仅通过努力帮助老陈实现了“我真的不要再来了”的愿望,也践行了我曾下定的“帮助老陈改变”的决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4沉沦毒海二十年 如今终于“归来” 2023-12-01 2 2023年1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