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患有癫痫手握驾照 隐患重重

人大代表呼吁:加强源头监管 杜绝“病驾”上路

本文字数:2181

资料图片

□记者  陈颖婷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多起因驾驶人在驾驶途中突发癫痫疾病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为此市人大代表呼吁,要加强对癫痫等疫病患者违法申领驾照问题的治理。近日,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答复。

“病驾”上路隐患重重

市人大代表章冀龙表示,从获取的数据来看,本市癫痫病患者有7万多人,其中9000多人持有机动车驾驶证,而我国有超过900万癫痫病患者,若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国可能有超过百万的癫痫病患者领取了机动车驾驶证。

章冀龙指出,申领驾驶证体检环节存在漏洞。在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体检环节中,申领人仅需自行进行勾选申告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美尼尔氏症、癔病等影响活动的重大疾病,而这类疾病往往具有隐蔽性,以突发性呈现,仅从申领人的外表及日常状态无法判断,体检机构也不进行医疗诊断和患者病史记录的查询比对,自行申告流于形式,导致对安全驾驶影响最重大的疾病无法在源头进行管控,造成道路安全隐患。

同时,部门间数据信息沟通未畅通机制。机动车驾驶人员信息和重大疾病患者信息分属不同部门掌握,机动车驾驶人员信息在公安机关登记,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信息在卫生健康部门保存,部门间未能建立和完善患者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无法及时对“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患者信息进行查询比对,对特殊群体的“病驾”监管丧失主动权。

为此,章冀龙建议,增加医院诊疗、体检的提示环节,督促驾驶证申领人履行申告义务。建立信息数据定期通报机制,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他建议明确法律责任。一方面,建议公安机关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提高对“病驾”人员行政处罚的力度;另一方面,建议将隐瞒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提高“病驾”的违法违规成本。

除此之外,推动提升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从技术上防范异常驾驶行为的风险。

市公安局:开展妨碍安全驾驶疾病不得领证相关宣传

市公安局在对市人大代表的答复中表示,根据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驾驶人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 2021年,本市虹口区曾发生一起癫痫病人交通事故,已引起虹口检察机关重视,自2022年2月起,虹口检察院多次召集虹口区卫健部门、交警部门、第四人民医院等单位,在虹口区探索开展“病驾”特殊群体排查治理工作,并成立了工作专班。目前,已在虹口区第四人民医院癫痫专病门诊开展试点,通过医疗机构门诊现场宣传提示和告知,督促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癫痫病患者及时到车管所申请注销驾驶证,提醒尚未取得驾驶证的癫痫病患者不要申领驾驶证。其间,虹口交警部门积极联系区卫健部门和第四人民医院,将第四人民医院癫痫疾病人员信息与本区驾驶人信息关联,同步比对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目前比中45人。据统计,自2022年8月以来,虹口交警部门在开展逐人宣传告知的基础上,向市公安局车管所转递了7份驾驶人注销申请,目前该7人的驾驶证均已被注销。

在此基础上,本市交警部门于今年4月在全市开展妨碍安全驾驶疾病不得申领、持有驾驶证相关宣传工作。一是在驾驶证业务体检、身体情况申报环节自主书写申告事项,自行书写“本人不具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和“本人自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内容。二是在各互联网体检医院驾驶人体检入口、签字处发放责任告知,提高申请人对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不得申领驾驶证规定的认知度、接受度。三是引导全市各互联网体检医院本级或者上级医院设有针对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神经系统疾病门诊的,参照驾驶员体检,积极主动提供相关宣传告知材料,请门诊医师在开展门急诊医疗诊断工作时,一并告知患者患有此类妨碍安全驾驶疾病涉及驾驶证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四是会同保险同业公会,研究探索在机动车保险人购买保险时,在购买界面或者书面合同条款中,增加患有上述妨碍安全驾驶疾病驾驶机动车造成事故的免赔条款重点提示。

市发改委:“病驾”行为或将被纳入失信人名单

市卫健委提出,目前本市公立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通互联互认率已超过90%。市卫健委将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不同医疗机构电子健康档案安全共享,并积极探索卫生健康信息共享模式,配合交警部门对癫痫等病人违法申领驾照问题加强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市发改委则表示将配合市公安局对隐瞒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行为纳入失信记录的依据和具体标准等作充分研究论证。

市经信委:甄别异常驾驶已纳入智能汽车产业工作考虑

市经信委提出,当前,大部分L2级辅助驾驶系统均具有通过操作系统识别驾驶人员行为的功能,通过方向盘压力感应、人眼聚焦、车内毫米波雷达、踏板压力感应等功能综合评估驾驶人的状态,确保驾驶员处于具有能力接管的状态。部分车企已经启动研究关于驾驶人员状态异常时的最小风险策略,在甄别驾驶人异常驾驶行为后,自动驾驶系统应立即执行最小风险策略。

章冀龙等代表提出的提升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甄别驾驶人员的异常驾驶行为的相关建议,已纳入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工作考虑,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患有癫痫手握驾照 隐患重重 2023-12-13 2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