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声音

摒弃歪门邪道 美学教育才能“真”美

本文字数:1463

近日,有网友向媒体反映称,网上出现了一些为中小学生提供代画服务的商家,这些商家找成年人代画美术作品后,出售给家长用来以学生名义参加各类美术比赛。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确实有一些商家宣称从事所谓代画参赛作品的服务。有商家称,一些美术比赛只需要提交作品,并不需要现场绘画。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增加获奖可能性,选择了代画参赛。

家长送孩子去学一门艺术,希望他们学有所成,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然而此类弄虚作假得来的艺术“成就”,到底成就的是谁?

代劳而来的荣誉扼杀的是孩子的“真”

在大多数人看来,相比于枯燥生硬的学科内容,少儿绘画应该是轻松有趣的。但为什么还是有家长愿意花钱找人来代劳?

一是图省事。不少家长在评论中都曾提到对美术绘画作业的“嫌弃”,认为这是在挤占孩子学习与做功课的时间。通过购买代画服务,至少可以让孩子腾出手来做家长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二是为获奖。虽然目前大部分儿童美术类比赛不会作为孩子升学加分的筹码,但有的家长认为用买回来的绘画作品来追逐奖项,起码能获得“荣誉”上的满足。

然而,任何“荣誉”的获得都需要付出代价。凭实力获得荣誉,付出的是时间与精力。而靠弄虚作假获得荣誉,付出的可能是无价的诚信品质。让孩子从小接触作弊,而且是来自父母的“教育”,可能会害了孩子一辈子。

其实,无论是代劳参赛,还是代画参评,这些为孩子“安排好”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在作祟。长此以往,不仅会一步步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而且会阻碍孩子自主能力的养成。这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眼下,各类“代劳式参赛”现象频频出现,甚至有成行成市的倾向,这值得人们警惕,也应相应加大处罚力度。要遏制“代劳式参赛”,应该从造假者入手,要做出实质性的处罚,才能让其心生敬畏。

中小学生“代劳式参赛”屡发,说明了社会诚信教育亟待加强,特别是对于那些热衷为孩子代劳的家长来说,他们尤其需要强化诚信教育。别让一己私欲,剥夺了孩子“真”的权利。

铲除“代画”的歪门邪道,才能保证比赛“含金量”

“代画”的服务卖得越火,就说明青少年美术比赛中的虚假成分越高。这对那些踏踏实实画画的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公平公正是各类赛事的基础,也是比赛公信力的重要体现。当一项比赛被弄虚作假之风侵蚀,那么这项比赛也就失去了其意义。

“代画参赛”的歪风邪气该好好清理一下了。对于家长来说,与其虚荣地给孩子“买”个奖项,还不如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踏踏实实地享受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感受艺术之美。这个学习过程,远比一个“假奖项”更有意义。

对于赛事组织者来说,铲除“代画参赛”的歪门邪道,才能保证比赛的“含金量”。

一名曾在学校当过美术老师并曾在美术比赛中担任评委的艺术工作者表示,成年人代画的作品并不难发现,“经过了系统美术培训的人,他们画出来的作品都很规整,这往往让他们的作品显得鹤立鸡群,大幅超越了普通孩子的美术水平。甚至有些人代画时会抄袭一些他人的经典作品,这就更容易被专业的美术人士发现。”既然如此,主办方就不该纵容“代画参赛”的行为,而要在评审过程中严格核实,拿出有效措施打击“代画”现象,保证每一个参赛者公平竞争的权利。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强调“竞赛结果须经过专家团队严肃评审,公开结果及申诉渠道,杜绝弄虚作假、学术不端、有失公允的情况发生”。实际上,“代画参赛”还涉嫌欺诈,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及时关注这类现象,严肃处理与正面引导相结合,还青少年美术教育以清风正气。综合自荆楚网、新京报等谚路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声音 A03摒弃歪门邪道 美学教育才能“真”美 2024-01-10 2 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