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长宁区检察院深化履职守护公共安全

助力道路“精装修”助推安全生产治理

本文字数:1064

□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钱宇文

本报讯  市政施工在路上临时铺设的钢板给过往车辆“使绊子”、施工车辆长期停放在小区门口阻碍了通行……一边是城市道路的“精装修”项目在加速进行,并逐步向居民小巷纵深推进,一边是社区道路堆积施工设备,群众出行不畅。该如何解决这一现实矛盾,提升城市建设“韧性”安全?近年来,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深化落实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和“八号检察建议”精神,启动“道路施工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从守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到助推安全生产溯源治理,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全区事故率和群众投诉率的双下降。

长宁区检察院从顶层设计着手,与区建管委建立道路安全治理协作机制,实现在建项目信息动态共享,开展经常性联合检查。三年间,双方共计对118公里架空线施工道路进行现场检查,深挖隐患苗头,形成24份《问题清单》和5份《检察建议》。同时,注重闭环治理,确保从施工到清场的全流程跟踪。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提地”的检察机关,该院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治理实践,一方面引荐更多志愿者加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及时获取和回应线上的公共安全线索,激活社区安全“吹哨人”;一方面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日常检查、沟通协调会和检察建议公开听证,接受群众监督。此外,还利用设在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检察官工作室,实现信息收集,听取治理“金点子”,并向群众展示治理成效。

针对企业整改中的困难和实际需求,该院实地调研走访建设和施工单位,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反馈到单位和项目经理手中,帮助企业逐项分析整改,改进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形成安全生产的自觉。此外,长宁检方还联合公安交警部门走进架空线入地现场指挥部,开展架空线占、掘路施工规范专题讲座,指导企业强化施工区域规划,在开工前、施工中、清场时都要做足“功课”。

此外,该院还充分运用检察建议,为行政主管部门出谋划策,并紧密跟踪是否“真落实、有成效”,比如促进相关主管部门强化技术资金扶持,从根本上解决嵌入式钢板覆盖率不高的困境。同时,探索创新数字检查手段,通过比对项目施工数据和交警掌握的占道报备数据,发现未申报的异常线索10条,及时核查确认3个违规点位,实现对“游击式占道”现象的精准和快速防治。

自开展“道路施工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以来,长宁区检察院集中整治工程车辆占道、材料堆放等风险隐患180处,实现嵌入式钢板覆盖率提升至80%,施工时期的道路变得更加安全有序,老百姓的出行也更加安全有保障。接下来,该院将进一步延伸公共安全治理覆盖面,为城区高质量发展、百姓高品质生活、基层高效能治理贡献检察力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助力道路“精装修”助推安全生产治理 2024-01-12 2 2024年0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