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2024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在哪?如何保住老百姓“钱袋子”?

市政协委员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法治话题热烈讨论

本文字数:1270

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夏天 摄

□  记者  夏天  胡蝶飞  季张颖

“占90%以上市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现象如何规制?”“电信反诈还需要怎样的社会合力来更好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昨天下午,市政协召开分组会议,政协委员们针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主题热烈讨论。

严格规制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行为

“我注意政府报告中提到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较多困难,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在社科组分组讨论现场,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林晓镍在发言中表示,自己十分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林晓镍说,中小微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巨大,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我建议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和落实力度。”

在林晓镍看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去年,我们运用金融审判大数据系统对三年来上海法院中小微企业融资类诉讼数据做了深入分析,发现几个现象。”林晓镍介绍,第一个是中小微企业从银行融资的渠道相对狭窄。中小微企业直接从银行融出资金的案件占比较低,资金融出方为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借贷平台和其他企业的比例较高。

“我们还发现,中小微企业主担保的压力大,约70%的案件中,企业主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融资中对企业主的担保依赖较高。”林晓镍表示,还有收费名目多垒高融资成本的现象。“存在咨询费、账户管理费,服务费等收费名目,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去年,上海市制定实施助力中小微企业28条,今年又提出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这些都非常好,关键要落地,用好这些政策,更大范围惠及中小微企业。”林晓镍建议进一步强化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督促金融机构优化普惠信贷产品及配套担保服务设计,定向优化信用评级机制。此外,建议要加大对各类利息外收费行为的监管力度,在这方面,司法政策现在态度比较明确,就是要对各类违规收取的费用进行调整、规制,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

“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在前端严格规制各类巧立名目变相提高企业融资成本的行为。”林晓镍说。

建议加强街镇反诈中心建设

在共青团、青联、妇联组别讨论现场,作为一名民警,市政协委员、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管理中心民警郝思静更关注电信诈骗问题。“这与老百姓钱袋子息息相关。”郝思静介绍,2023年,上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既遂数、立案数第5年实现了“双下降”。“但是,我们还是要高度警醒。”郝思静说,因为电信网络诈骗这种新类型犯罪手法迭代升级快,打击治理稍有放松就容易出现反弹。

“2023年,全市217个街镇建立了街镇反诈中心,实现了街镇全覆盖。”郝思静建议,要进一步加强街镇反诈中心的建设,尤其是要在推进各街镇反诈中心规范化运作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明确街镇反诈中心的“职责清单”。同时提升防范宣传效果,努力调动多方资源,积极推动发挥街镇城运中心、街镇平安办共同发力,形成整体合力。

此外,郝思静还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同步加大工作力度,严打严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背后的黑灰产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24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A05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在哪?如何保住老百姓“钱袋子”? 2024-01-24 2 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