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小木桥路出现拥堵,疏导动起来!”在枫林街道医院周边综合治理党群服务站里,徐汇交警支队二大队的坐班民警发出指令……
在徐汇区枫林街道2.69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着中山医院、肿瘤医院、龙华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4家三甲医院,平均每天门诊量约7、8万,车流、人流在此汇聚,带来了交通拥堵、短租房需求缺口等诸多问题。
为此,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枫林街道锚定医院周边综合治理大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细剖“治堵、治乱、治租、治业”小切口,开展专题调研78次,同步推进促使医院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希望,通过此轮整治,让街区品质得到改善、环境管理整体提升的同时,也为徐汇乃至上海城区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枫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苏小超表示。
治堵 取缔80个路面停车位 “让路于民”
工作日午后,前来就诊的车辆在小木桥路中山医院门口临停下客,与此同时,离开的车辆从医院停车场出口驶出,正常由北向南行驶的车流在红绿灯交替之间在此汇聚……
“往前开往前开,这里不能停车。”医院门口,两名保安忙碌引导着,几十米开外的小木桥路斜土路路口,交辅警和协管人员正同步指挥着直行车辆让出一个车身的距离,方便右转车辆加速通行。
“医院周边的交通通行效率是个老大难问题,以中山医院为例,周边‘五横二纵’7条道路中,4条为单行道,路幅相对较窄,如何让道路交通更通畅、让行人更安全,一直是我们街道考虑的方向。”
枫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发军告诉记者,为此,在此次医院周边大整治中,街道探索了诸多小改小革的举措。
“一方面,我们对周边道路重新规划,对平江路、医学院路、清真路等路段上约80个路面停车位进行集中取缔,以缓解道路通行压力。”黄发军介绍,另一方面,针对医院周边乱停车现象,街道同步开展专项整治,比如对龙华医院门口的零陵路,将一车道调整为两车道,让非机动车道内移的同时,还在该路段上增设了2个高清探头,实时观测违停车辆,安排专人进行驱赶,切实改善乱停车现象。
黄发军透露,街道还在进一步挖掘潜力,通过周边小区错峰停车等方式,探索共享停车。“对于非机动车停放问题,我们也在与区交通中心对接重新规划,目前正在逐条路实地踏勘,拟制方案。”
治乱 对“房托、车托、药托”重拳出击
“注意,目标出现!”“门口位置,戴鸭舌帽,背小包。”工作日的一早,一辆警车缓慢行驶在东安路上,肿瘤医院附近几个目标可疑的对象迅速进入警方视线。
“便衣先下车过去,其余人跟上!”随着一声令下,几名便衣疾步向肿瘤医院门口围去,其余人员紧随其后。“不许动!”不出一会儿的功夫,3名倚靠在医院门口还在顾着发小卡片拉客的房托,便已被“从天而降”的民警控制住。
这是枫林路派出所近日针对枫林街道医院周边“房托、车托、药托”的一次常规性的打击整治行动。“从去年年中开始,这样的集中行动就一直在进行中,在每周两到三次的高频打击下,如今,各类揽客乱象已得到相对缓解。”
枫林路派出所警长薛晓霆告诉记者,去年12月,在针对“药托”的集中整治中,派出所还配合分局行动抓获一诈骗医保基金团伙,涉及50余人。“该团伙涉及非法收购贩卖医保药品,指使多人前往本市各医院药房使用医保卡虚开药品,造成医保基金损失,涉案金额数十万元,目前该团伙多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刑事拘留。”
“执法是治已病,为了从源头上杜绝此类拉客现象,我们也在此轮大整治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枫林街道平安办主任潘浩告诉记者,如针对辖区医院周边残疾车非法营运乱象,交警部门从源头上着手,对相关当事人进行约谈,并且对于残疾车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疏导性教育处理。经过约谈后,残疾车驾驶人表示愿意遵守交通法规,服从管理,坚决杜绝占道候客,逐渐消除非法营运。
“针对‘车托’这一长期存在的顽疾,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联合管理办、房办约谈物业,约束小区保安人员,从小区停车管理入手,切断其与车托联系。”
治租 “数字+”赋能 纳管房屋566套
在对无经营资质短租房、网约房进行打击的同时,枫林街道以《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实施为契机,积极引导二房东开展规范化经营。63位二房东已按街道要求成立了23家公司,通过企业模式管理,纳管房屋数量已达566套。
“随着治理的深入,我们意识到短租市场复杂多变的经营情境,仅仅依靠市场监管和政策规章,难以完全覆盖市场动态问题。”枫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智樱告诉记者,据此,街道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于去年8月下旬推动短租企业成立了枫林街道短租房行业自治促进中心,并通过数字赋能,于去年11月正式启用短租房管理平台。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负责指导监督公司合规经营,及时约谈、警告、处罚公司行业违规经营行为。”短租房行业自治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二房东的管理,中心还设置有“退出机制”,对一个月三次违规或违规经营且拒不整改或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公司强制要求退出市场。
据悉,促进中心成立运作以来,已经对5家违规企业进行约谈,并对2家有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了罚款处罚。
而通过搭载“数字+”,街道对短租房的管理尽在掌握。“你看,包括当前租客情况、已入住及未入住的房源分布、巡检情况以及投诉情况等,在这个大屏上都一目了然。”在枫林街道医院周边综合治理党群服务站里,潘浩指着大屏幕上枫林街道短租房管理平台向记者解释道。
“一旦房源超出限住人数,平台还能实时发出预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杜绝了群租。”潘浩告诉记者,而借助于数据的直观呈现,对于得房率长期偏低的房源,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及时发现隐瞒房源实际经营等情况。
治业 升级业态发展导则“2.0版”
全家便利店、老香港蛋糕、鲜丰水果……在中山医院东西院区间的枫林路上,一排临街的连锁品牌商铺,嵌在医院西院区玻璃幕墙建筑之中,显得尤为通亮整洁。
“中山医院周边的多条道路,曾长期存在影响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的诸多问题。”
枫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洁介绍,2017年,在徐汇区委政法委牵头下,枫林街道联合区商务委制定业态发展导则,启动了中山医院周边环境整治。
“为把中山医院周边治理经验和机制方法复制到肿瘤医院、龙华医院和精神卫生中心周边区域,我们以现阶段区域人口结构和商业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医院周边未来3-5年的发展趋势,同时对商业载体承载能力、业态结构配比进行了综合评估,在次轮大整治中,将枫林地区医院周边商业业态发展导则升级至‘2.0版’。”
陈洁告诉记者,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扩大了业态发展引导的范围。“‘1.0版’时主要涉及中山医院周边‘五横二纵’ 7条道路,如今,枫林地区医院院区进一步扩大,四家三甲医院已逐渐形成了连片布局态势,社区民生、配套商业的服务面更广、范围也变得更大。此次导则将“医院周边区域”定义为‘六横四纵’十条路段。”
“在出台导则的基础上,我们梳理出70余个点位的‘五个一批’清单,并对每个点位建立了“一户一档”,当前,正在对医院周边治业方面的顽症痼疾开展攻坚行动。”陈洁介绍,街道还成立了“枫林医院周边药房自治联盟”,发动社会主体力量共同参与街区产业、功能、面貌的一体化提升。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