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昨天,《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3年度)》(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发布。记者了解到,这是首次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进行的全面体检,标志着示范区总规实现编制、审批、实施、体检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评估报告认为,示范区跨区域空间协同治理机制取得新突破,严守生态和安全底线,自然资源本底保护呈现新态势。
据介绍,此次体检评估聚焦示范区总规明确的目标任务,以2020年为规划基期年,对示范区总规2021年、2022年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报告指出,示范区“跨域一体、区域协同”的“1+1+N+X”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构建成型,跨区域空间协同治理机制取得新突破。所谓“1+1+N+X”,第一个“1”即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第二个“1”即此次获批的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N”即多个重点领域专项规划,“X”即若干详细规划。
生态安全方面,示范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示范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3.32平方公里,经体检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内无违规新增建设行为。城镇开发边界约束作用明显,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截至2022年底,实现建设用地总规模净减量12.55平方公里。重大项目落地方面,示范区成立4年来共推进145个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一河三湖”等重点生态工程,跨省域要素流动更加通畅。绿色创新方面,示范区建立双碳工作体系,加快推进水乡客厅近零碳社区、方厅水院超低能耗等项目建设,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至3.81%,单位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提升了19.6%。
一体化空间协同方面,示范区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共享,截至2022年底,已发布3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清单,涉及45项便民惠民政策。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