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杨文卿: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本文字数:1554

□  记者  陈颖婷

2月21日,上海市首届“最美公务员”发布座谈会召开。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九队队长杨文卿获评了上海市首届“最美公务员”。从警20年来,杨文卿战斗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最前线,入选公安部、上海市反诈专家库,被誉为反诈战线的“最强大脑”。近3年来,他带队侦破电诈案件3000余起,止损2亿余元,助力全市电诈案件既遂数连年下降,维护了社会平安稳定。

每案必侦,他是反诈路上的“先行者”

2023年2月7日,浦东警方接到一则报警:市民徐先生在接到“教培机构”客服的退费电话后,被引流到一个QQ群,随后下载软件被骗“刷单”,损失1万余元。杨文卿并未因案值小而忽视它,反而通过信息流、资金流、网络流对其展开全量分析,发现这只是“冰山一角”,有个庞大的群体正在诈骗链条中充当“引流”角色。

案子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场长达8个月的破案攻坚随之开始。杨文卿带队查明,有一伙人专门通过该软件拨打电话,以各种借口接触潜在被害人,为犯罪分子的后续诈骗工作引流……骗子不仅租用大量境内外服务器,甚至还自建了一套话务系统,涉及几十亿条数据、几千万条音频、上万个活跃账号。

限于本案条件,只能靠人工逐条甄别。面对海量数据,杨文卿团队坚定地开启“日夜兼程”模式。一个多月后,杨文卿他们交出一份“心血之作”——一份厚达几千页、多达几十万行的线索汇总表,其后衍生出的纸质案卷更是堆满了一大间会议室。

该案的成功告破,成为了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模式的“全国样本”。

抽丝剥茧,他是追求极致的“细节控”

“他是个典型的‘细节控’。”分局反诈中心研判分析大队青年民警陆学渊在汇报自己在侦的一起案件进展时,提到有几个涉案人员曾到外地一家饭店聚过餐。

“饭店名称叫什么?几个人参加?有没有付钱,用什么方式付钱的,移动支付、现金还是团购券?”杨文卿没有放过这个细节,发出一连串“灵魂拷问”,直接把他给问懵了。

起初小陆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但在继续深挖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通过饭店这条线,一下子查出5名涉案人员身份,为破案奠定了基础。

“杨文卿心细如发,甚至把细节‘控’到了境外。”分局反诈中心主任傅炯杰说。

十余年前,上海警方首次尝试跨国侦办电诈案件。杨文卿被点名抽调赴境外办案。但当杨文卿他们冲进诈骗窝点时,那里却是人去楼空。他对这幢三层小楼展开地毯式搜查,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桶里发现了一些还未来得及销毁的纸张碎片。这些碎纸片最终拼出了3张小纸条。

每张纸条上都有一个受害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而这些涉案流转单,成为扩案寻人的突破口。最终,专案组成功抓获20余名犯罪嫌疑人。

步履不停,他是百姓信任的“守护人”

杨文卿不仅关心打击破案,也重视反诈劝阻和追赃挽损,他经常对同事说,“要想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关键是要做到‘骗不出去’和‘追得回来’。”

女孩小丽深陷“网恋骗局”,派出所民警两度上门都吃了闭门羹。反诈中心提级介入后,杨文卿一连登门两次,都被小丽拒之门外,隔着门规劝许久,列举了种种案例,但小丽根本听不进去,反而责怪他多管闲事。

为了与骗子赛跑,杨文卿再次敲响了小丽家门。这次他带来一位中年女子。女子和小丽在房间里促膝长谈好几个小时,小丽红着眼睛出来后,当着众人的面删除了骗子的微信,并感谢民警对她的帮助。

原来,为了让小丽彻底醒悟,杨文卿从自己300多人的“反诈志愿者”队伍中,找到一名曾被他帮助过、有过类似被骗经历的被害人李女士。李女士在接到杨文卿电话后,专程赶来现身说法。这一夜杨文卿熬红了眼,费尽了心,但也为小丽保住了100多万元的存款。

杨文卿不仅从“骗不出去”上下功夫,从前期预警介入到最终劝阻回访,让反诈劝阻形成闭环;还在“追得回来”上同步发力,他以分局反诈中心为平台、整合全局优势资源,积极对接运营商、银行研究推出“一键止付”机制,不断为反诈止付提速增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杨文卿: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2024-02-23 2 2024年0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