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三所联动”成功调解农民工讨薪纠纷

加梯工人被拖欠工资频繁拨打“12345”维权

本文字数:1228

□  记者  陈颖婷

“谢谢调解员们,工资终于拿到手了!我们已经坐上回乡的火车了,这次可以过个舒心的春节了!”电话那头,农民工拿到“血汗钱”后,难掩喜悦之情,向调解员连连致谢。

人民城市人民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十分关心城市建设者的生活状况,提出做好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期待。近期,多部门联手,借助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平台,合力化解了一起因工程款拖欠引发的农民工讨薪纠纷,将一触即发的矛盾成功遏制在萌芽状态,收到很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一张急切的“讨薪工单”

去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城运中心持续接到“12345”发来的农民工讨薪工单,便转交事务受理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调处。经了解,讨薪工人系王满小区电梯加装施工人员,因分包方与施工队就竣工整改存在分歧,迟迟未支付剩余工程款,导致施工方无法正常结算工人劳务报酬,讨薪无望的农民工频繁拨打“12345”维权,聚集围堵分包方负责人。中心接收任务后进行调解,终因差距过大未成功。春节前农民工讨薪纷争事关社会稳定,中心又将该起棘手纠纷移交司法所调处。

司法所研判后,觉得有调处成功可能。但该纠纷涉及两层法律关系,即分包方与施工方的工程履行关系和施工方与工人劳动报酬支付关系,应为两起关联纠纷,欠薪的解决取决于工程款的结算,故调解的方向转为首先要调处分包方与施工方的矛盾。其后,街道调委会多次组织调解,但是双方当事人始终各执一词,无法达成共识。

谈判陷入僵局多部门参与调解

调解陷入僵局,司法所提请三所联动平台,再次启动该起纠纷的调解,并探索“三所联动+”模式,引入街道加梯办参与调处。

1月17日,在司法所的牵头下,街道调委会召开有双方参加的调解会。调解员、民警、律师及街道加梯专班负责同志分别从自己的业务角度,耐心宣讲法律政策,希望双方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妥善解决矛盾,避免因工程款延迟支付引发讨薪等次生矛盾,从而影响辖区社会安定。

情理法交融放下心结

在各方疏解下,分包方和施工方放下心结,同意就分歧进行协商。调解员也在律师指导下,当场草拟调解协议书,交双方讨论修改通过。

最终达成如下一致:分包方应在协议签订次日将剩余工程款的80%打到施工方账户;余下的20%作为整改保证金于工程验收合格次日支付。其间,施工方应尽快按照要求在验收之日前完成整改。双方签订协议后,民警再次提醒施工方收到款后,即刻发放拖欠工人的劳务报酬。并警告支付报酬是其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如下次再有用拖欠报酬形式绑架催讨工程款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随后,调解员在回访时得知讨薪的农民工已顺利拿到了应得的劳务报酬,开开心心启程回家过年了。

电话中,农民工再三感谢街道等各方的帮助,也对先前的过激举动进行了道歉,表示以后要通过合法手段维权。

该起纠纷是程家桥街道“三所联动”机制建立后又一件成功调解的纠纷,是一次“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农民工讨薪事件圆满画上句号,城市建设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有力彰显了人民城市的法治温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加梯工人被拖欠工资频繁拨打“12345”维权 2024-02-27 2 2024年0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