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热辣滚烫》,不少消费者都开启了新一年的健身计划,也有不少消费者走进健身馆给自己办健身卡。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费者提起健身房,说得最多的还是办卡遇到的“坑”。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全省消保委系统健身相关的投诉数据高达5941件。针对该问题,江苏省消保委近日梳理了健身办卡遇到的三大问题,并提出消费建议。
江苏省消保委分析发现,有关健身消费的三大问题包括:一是退费难,一些健身房倒闭,退款无门;有的经营者更换,新商家不配合退费;退卡时健身房声称是特价卡,或称卡内余额为赠送金额,不支持退费;又或是主张过高违约金等。二是合同签订存隐患,有的消费者通过私聊将费用转给教练,未与健身房签订正式合同,教练离职后,健身房不认可消费者会员身份;或是合同中不包含商家店堂告示或工作人员口头承诺的内容,反而暗含较多霸王条款,如“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商家具有修改权和终止使用权”等。三是服务质量差,部分健身房器材老旧、数量少,泳池水温低,健身教练上课敷衍,更换教练后又不得不面对新教练的推销,影响消费体验等。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健身房的宣传标语不应一味地刺激人们冲动消费。健身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预付式消费,经营者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空手套白狼”、设置霸王条款、滥用消费者信息以及履行合同违约等行为已严重威胁或侵犯到消费者的知情权、人身财产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及个人信息安全权等权利。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