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求真辟谣

一周辟谣

本文字数:981

为蹭热度、博眼球用AI编造“假通报”

警方处罚2个账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AI(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相较于以往需要费尽心思地采写、拍摄,如今的一篇文章、一张图片只需输入关键词即可由AI快速生成,成本低、效率高。

有网民为博眼球、蹭流量蓄意编造传播耸人听闻的假消息,触碰法律红线,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近日,广西警方对两个编“伪消息”博眼球,造“假通报”蹭热度的账号进行了处置。

1月23日,东兴市骆某某(男,32岁)为博取流量吸引粉丝,将其他地区的抗洪救灾视频,利用AI软件自动编辑功能,嫁接新疆乌什县发生地震的虚假视频信息。此后,该视频被大量播放,并引发许多不明真相网民评论和转发,严重干扰社会秩序。目前,东兴市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骆某某进行处罚。

日前,贺州市公安局平桂分局网警发现有人冒用贺州市平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在网上发布一条“关于贺州市第五高级中学小卖部经营权调查情况的通报”。

经查,该通报内容与政府发布通报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该发布人是山东青岛人于某某,其在网上看到关于贺州市第五高级中学小卖部经营权调查情况的通报后为蹭热度为自己账号涨粉,就使用AI工具将该报道重新生成了一篇内容与政府发布通报实际情况严重不相符的文章,并发布到网上。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网警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要依法依规合理使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利用AI等软件编造虚假、违法信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公安机关必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郑州最薄纸片楼”

一个敢建,一个敢住?

官方:视线错觉!

据“网信郑州”报道,3月2日,微信视频号“冬月gg”发布视频称“郑州最薄纸片楼,一个敢建,一个敢住,远远望去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经查证,该大厦为“L”型建筑,所谓“最薄纸片楼”的说法不实。针对该楼,2016年有媒体曾经报道澄清,“据了解,‘纸片楼’薄如纸片的立面只是视线错觉,这座楼实际是带有三角的多边形建筑。据业内专家介绍,有些开发商在造楼时会将地界利用到最大限度,贴着马路边建楼,也叫做贴界,也就造就了这种‘纸片楼’,楼体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在此提醒: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媒体应严格遵守网络传播秩序,广大网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求真辟谣 B06一周辟谣 2024-03-08 2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