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上有一宗骇人听闻的罪案至今未能破解。那就是著名的黑色大丽花杀人事件。
黑色大丽花是伊丽莎白·安·肖特的外号,这个22岁的女孩来到好莱坞,本意是为了追寻梦想,最终却被谋杀了。
骇人的尸体
1947年1月15日上午10点,贝蒂·勃辛格带着自己3岁的女儿在39街上悠闲地散步,当她走过一片长满蒿草的空地时,一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一具尸体躺在那里。她马上将自己3岁的女儿拉到一边,稳定了一下情绪后报了警。
弗兰克·伯金斯和威尔·菲茨杰尔德警员最先赶到现场,现场情况触目惊心。尸体是女性,内脏都流了出来,从中间被一分两截,两部分间隔大约25厘米。尸体表面被冲洗过,所以几乎未见血迹。死者脸部与胸部被严重毁坏,嘴唇被用利器割开了,开口一直延伸至耳朵。
弗兰克·伯金斯和威尔·菲茨杰尔德根据尸体上的露水判断弃尸的时间可能是凌晨两点左右。由于这里来往的人比较多,所以不大可能是第一现场。
不少媒体工作者闻听消息后,纷纷赶来现场报道案件。在《洛杉矶监督报》的帮助下,指纹被迅速发送至联邦调查局核对。联邦调查局通过比对指纹库,确认被害人就是22岁的伊丽莎白·安·肖特,伊丽莎白·安·肖特曾在一个军中福利点工作过一段时间,指纹库中的指纹就是从那里提取的。
通过尸体解剖,可以确定受害人在被弃尸此地之前,就已经死了10多个小时,而且尸体还有明显的冷藏证据。死因是大脑被撞击和脸部被砍伤而流血过多,因此凶手极有可能在受害人还没有完全死亡的时候就将她拦腰切断了,法医没有在她身上发现精液,但在她体内发现了大便。显然,受害人生前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少女的美国梦
伊丽莎白·安·肖特(昵称“贝蒂”),1924年7月29日出生,是肖特夫妇的第三个孩子。在贝蒂很小的时候,他们举家搬到了波士顿。贝蒂的父亲后来离家出走,不过多年后其父又给她的母亲打电话要求复合,被贝蒂的母亲拒绝。
贝蒂年幼的时候体弱多病,还做过肺部手术。
1940年,贝蒂16岁,来到迈阿密,在一家酒店做服务生。16岁的贝蒂身材高挑,蓝眼睛,黑头发,长得很像好莱坞影星狄安娜,所以她的穿衣打扮就效仿了狄安娜,从上到下一身黑色。贝蒂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成为电影明星,一个是找一个军人丈夫。
1943年,贝蒂听说自己的父亲在梅尔岛海军基地工作,于是跑来与父亲住在一起。不过,两人关系并不怎么融洽,父亲对贝蒂的懒惰很不喜欢,更不喜欢她整天跟在那些军人屁股后头。
1945年,贝蒂与一名叫马特·戈登的飞行员相爱了,两人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后来,戈登被调往海外工作。不久,贝蒂就收到了准婆婆发来的电报,电报中说戈登死了。这件事对贝蒂打击很大。她临死的时候,个人物品中还保留着当年报道戈登死亡消息的报纸。
大约在此时,电影《黑色大丽花》上映,贝蒂的那些军人朋友便给她取了个“黑色大丽花”的外号,因为贝蒂有一头乌黑的头发,还经常穿黑色的衣服,身上的饰品也是黑色的。
好莱坞的生活是贝蒂待在那里的动力。她喜欢这样,渴望有一天星探们会发现她。不过贝蒂的“星途”似乎很暗淡,一度付不起房租,只好南下来到圣地亚哥。在那里,她住在弗伦奇夫妇家里,弗伦奇夫妇还为她提供了生活费。随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个名叫雷德·曼利的推销员。后来雷德·曼利邀请她一起回到洛杉矶。
1947年1月8日,他们住到了一起。第二天,贝蒂说她要去芝加哥探望姐姐,于是雷德·曼利就送她到了比尔特摩旅馆。在那里,贝蒂一个人去了芝加哥的长途汽车站,将自己的行李寄存在了车站。但接下来就再也没人见过她。
缺页的通讯录
警方第一时间找到了雷德·曼利,因为是他将贝蒂送到车站的,也是他在贝蒂最后的时间里陪伴在她的身边,警方当然有理由怀疑他。但雷德·曼利一口否认自己与此案有关。警方随即对他进行测谎,但两次雷德·曼利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两天后,警方释放了他。雷德·曼利回到家里就病倒了,后来还得了抑郁症。
1954年,雷德·曼利住进了精神病院,还反复对人说他谋杀了一个人,但他并没有说他谋杀的究竟是谁。1986年,雷德·曼利病死。
警方检查了贝蒂留在车站的行李,里面有一些信件,有的是要寄出的,有的是别人寄给她的。警方还联系了她的父亲,但贝蒂的父亲不肯配合。贝蒂的母亲独自来到洛杉矶认领尸体,随后将之葬在奥克兰的山景公墓中。
不久后,《洛杉矶先驱监督报》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装有贝蒂的一些个人资料——出生证明、社会保障卡、合影和名片,还有载有马特·戈登死亡消息的报纸,最重要还有一个通讯录。通讯录被撕去了一页,剩下的部分记录着70多个男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警方怀疑是凶手寄来的,因为里面还有一封用报纸上剪下来的字拼凑而成的话:“这是大丽花的财产,还会有信件寄来。”
警方随即对通讯录上的人展开调查,但一无所获。有人分析,缺失的一页才是关键,上面极有可能记录着凶手的联系方式。但问题是,通讯录中最重要的信息既然被撕去了,警方的线索也就断了,只能通过其他线索尝试破案。也有人分析认为,通讯录完全是个障眼法,上面既没有凶手的电话,也没有凶手的名字,凶手之所以撕页寄给警方,无非是想转移警方的注意力,混淆警方的判断。
警方随后又接连收到两封信,这两封信也极有可能是嫌犯所写。在第二封信中,写信的人暗示他有可能自首。但他并没有来,而是又给警方寄来第三封信,信上说他改主意了,还说他杀死黑色大丽花没有任何错误。
调查无果而终
1947年1月26日,警方的调查有了新收获,他们在一个垃圾堆里发现了贝蒂的手提包和皮鞋,发现的地点是东25街。警方分析凶手可能向北部逃窜了,并且凶手有可能回到过凶杀现场。遗憾的是,除了上述分析之外,警方的调查工作并没有得到进展。
洛杉矶警察局的一些警员认为,凶手有可能是女性。因为贝蒂身边曾经围绕不少女性,她的美丽或许引起了她的女性朋友的嫉妒。此外,贝蒂手臂上有一些抓伤,那些抓痕很像出自女性之手。警方调查了很多嫌疑人,还有些人主动交代说自己就是凶手。但这些人显然精神有些不正常,对于他们的言辞,警方并不相信。
贝蒂的死给媒体带来了无数的话题,年轻漂亮的未来之星被杀了,这样的报道确实可以激发公众的想象力和热情。随后在加州接连发生了几起极其相似的案件,警方虽然努力寻找其中的联系,但实际上这些案件并没有任何联系。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媒体对于此案的报道无形中给其他凶手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对象。
贝蒂无疑是不幸的,她光鲜的外表与自身生活艰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经常食不果腹,甚至无家可归。她生前想成为明星,获得人们的关注,但没有做到。而在死后,她却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警方对于此案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调查了数以千计的嫌疑人,但最终凶手是谁的谜题还是没有解开。
电影《黑色大丽花》
多年后,人们还是不能忘怀这个案件,据此改编的电影也层出不穷。2005年上映的由布莱恩·德·帕尔玛导演、乔什·哈奈特和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电影《黑色大丽花》真实地再现了整个案件。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