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消保委亲测

连环套:小甜头暗藏大跟头

本文字数:1682

  【导语】

  近日,退保黑灰产又出新花招!集结网络水军渗透弹幕、评论区,制造“全额退保,高效维权”的假象。微信粉丝群群发消息,要求私聊一对一服务,避免平台留痕。即使前期看似进展顺利,目的竟是让消费者尝到些许小甜头,从而建立信任放长线钓大鱼,为后续非法集资,实行大额诈骗做铺垫,让消费者们防不甚防!

  【案例回顾】

  消费者李先生在网络上刷小视频时认识了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王律师”。王律师在小视频中声称“提供最权威的保险咨询和退保服务,加群随时免费咨询”,评论中全是粉丝们对王律师的感谢和赞赏。手头紧张的李先生想到自己的保单确实买了很久也没有派上什么用处,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王律师的粉丝群。粉丝群中人数众多,不仅有手写感谢信,甚至还有人晒出了送给王律师的锦旗。很快,一对一客服主动添加了李先生。在面对李先生的犹豫和疑虑时,客服以退为进,直接表示“这就是看双方信任,我们是正规律所。如果觉得不靠谱,您也可以找别人”。李先生渐渐放下戒心,选择委托“王律师”办理退保业务。不到一周,客服便通知李先生全额退保已成功办理完成,除去基础手续费和服务费,其余款项已全部打入李先生账户。李先生不禁感叹自己遇上了好人。

  几天后,粉丝群中有人透露,最近王律师为知名上市金融公司打赢了一笔官司,该公司给了王律师团队一批内部码以示感谢,通过内部码购买该公司理财产品,收益能比外部普通渠道高2%。经济困难的李先生赶紧联系了之前沟通“代理退保”的客服,没想到客服却以“每个员工只有一个内部码,已经绑定了自己的账户,而且每人限额只能购买20万”为由拒绝了。李先生随及表示自己完全信任她,只求客服能再帮自己一把。好不容易,客服才“勉强”同意了。而当一个月后,李先生想查询一下投资收益时,客服的微信却显示“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

  【案例警示】

  1.保险姓保,本源是保障,核心是风险管理。保险能帮助消费者实现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补偿,应对不确定事件带来的损失。一味看重保险的收益,背离了保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价值。消费者应充分了解保险功用,理性购买,谨慎退保。

  2.对于网上纷杂的信息一定要仔细甄别。代理退保会使消费者面临失去正常保险保障,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个人信息泄露或被恶意利用等危害。如有维权需求,建议找准官方渠道,谨防掉入“有心人”的陷阱。

  3.退保黑灰产可能通过雇佣网络水军、以退为进、放饵钓鱼、编造易于使人相信的年化收益等手段,蒙蔽消费者。消费者应擦亮慧眼,明白“你看到的只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时刻紧绷“防非反诈”之弦。

  4.消费者应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做到证件信息不乱给,不明链接不乱点,陌生好友不乱加,他人账户不乱汇。

  【以案说险】

  警惕,退保背后的“陷阱”!

  “我要退保!”七月上海已经进入了炎热的三伏天,李阿姨满头大汗地冲了进了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门店要求退保,柜面客服工作人员赶忙引导李阿姨至老年人关爱等待区,递上茶水。

  经过客服工作人员的查询,了解到李阿姨名下的有一份保单,已购买多年,并且保费已缴清。凭借客服工作人员多年的经验,判断李阿姨可能遭遇了其他销售的无良诱导,客服工作人员立刻警惕了起来,询问李阿姨想要退保的原因。

  果然不出客服工作人员所料!原来有其他销售告知李阿姨“3.5利率的时代已经结束”,误导李阿姨称其名下的保单收益远不如他的理财产品,怂恿李阿姨将保单退保并购买该公司的理财产品。了解到事情具体经过,客服工作人员耐心的为李阿姨一一解惑,帮助李阿姨梳理保单。

  明确了保单享受的利益后,李阿姨恍然大悟,决定撤回退保的要求,继续保留这份保单。客服也获得了李阿姨的95511电话表扬、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提醒:

  近年来一些不正规金融机构代理人,诱导客户退保,隐瞒了退保可能造成的损失,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在无法识别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向保险公司进行咨询,切莫相信“天上掉馅饼”!

  作为消费者需要认清保险机构资质,不正规的保险机构/代理人可能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信息安全权受到侵害,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正规机构进行购买,审慎考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消保委亲测 12连环套:小甜头暗藏大跟头 2024-03-13 2 2024年03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