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恒源祥”知识产权频遭侵犯

检察机关出手守护中华老字号

本文字数:1281

□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吴珊珊

本报讯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是中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出的“金字招牌”。

以绒线起家的恒源祥品牌,是首批成为中华老字号的品牌。近年来,受利益驱动,恒源祥品牌的服饰商品被仿冒造假,不仅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声誉受损,同时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假冒恒源祥商标服饰的被告人何某某、彭某某提起公诉。

由网上销售加盟到售卖假货

2019年,何某某开设了名为“恒源祥诚冠专卖店”的淘宝店铺,并与恒源祥公司签订了《网上销售加盟合同》,可以在平台上销售恒源祥的相关产品。起初,何某某通过恒源祥公司指定的仓库进货,在网络店铺进行销售。自2020年起,何某某陆续又开设了8家店铺,为了降低成本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他走上了仿冒恒源祥服饰的道路。

在未经过“恒源祥”注册商标权利人恒源祥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何某某招募了彭某某等员工,向他人购买未贴商标的“白坯”成衣,开设加工作坊,将非正当渠道购买获得的“恒源祥”商标的领标、合格证等商标标识进行缝订组合,加工包装后,假冒成“恒源祥”商标的成衣出售。

“我们在淘宝店铺页面上,上传展示带有‘恒源祥’商标的服装图片,使用‘品牌专卖’‘专柜’等名义进行宣传,很少有买家问我们真假。”到案后,何某某交代。当被问及仿冒服饰与正品有什么差别时,何某某供述,“我们售卖的假冒恒源祥服饰价格明显低于正品,质量也比正品要差。”

两年销售假冒商标服饰近4千万元

经审查,涉案的9家淘宝店铺均由何某某安排经营或开设。何某某全面负责9家店铺的经营,统筹进购“白坯”服装和商标标识,组织缝订、包装,指导营销推广及统一收取资金和开销支出。员工彭某某经何某某安排,主要负责其中2家淘宝店铺的具体运营,从事店铺网页设计、上下架产品、客服等工作,并从网店销售收入中获取薪酬。

经审计,2021年7月15日至2023年5月24日两年间,何某某通过9家淘宝店铺销售假冒“恒源祥”商标的服饰商品合计3900余万元,彭某某具体负责运营的两家淘宝店铺销售670余万元,现场查扣的假冒“恒源祥”商标的服饰商品价值5万余元。

综合全案证据,检察官认为,何某某与彭某某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共同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应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检察职能  守护老字号企业

2023年以来,黄浦检察院受理了十余起销售假冒恒源祥注册商标的案件,在办理这些案件时,检察官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多名嫌疑人供述以为只要缴纳加盟授权费用即可获取网络销售加盟授权,对于加盟授权标准条件及流程环节并不清楚。此外,恒源祥公司在商标标识流转管理等方面亦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

针对上述问题,黄浦检察院在与恒源祥公司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于2023年11月3日,就进一步规范企业品牌授权标准、加强对被授权方管理、完善品控监管及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向恒源祥公司制发了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企业收到检察建议后十分重视,11月28日向检察机关回函表示已根据检察建议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整改工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恒源祥”知识产权频遭侵犯 2024-03-19 2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