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380余人“同频共振”

检察听证走出院门走进校园

本文字数:914

□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在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里,1名上海市人大代表,8名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380余名师生,参与、旁听了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公开举行的彭某某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拟不起诉检察听证。记者获悉,这是徐汇区检察院持续探索检察听证走出院门常态化工作模式,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零距离”感受新时代检察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彭某某在明知其不符合银行信用卡申领条件的情况下,无视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提供名下银行账户让网友“李洋”帮其“刷流水”,最终触犯法律。

“同学们,今天不是模拟,而是真正的司法办案程序,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旁听,牢记银行卡、支付宝等账户仅限个人使用,决不能借给、甚至卖给他人,也不要像本案上游诈骗犯罪的被害人那样,轻信网上代考驾照等说辞……”当天,在3名听证员评议的间隙,主持人顺势进行了普法宣传。

“我知道我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在这里我要向被害人表示歉意,向检察机关表达愿意认罪悔罪的态度。”犯罪嫌疑人的现身说法,把原本“离得很远”的犯罪,变成了“身边事”,引起同学们的深思。

记者获悉,此次徐汇检察院之所以挑选彭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是因为基本案情涉及的青少年轻信网络代考驾照被骗、法律意识不强轻易将账户卖给他人等内容,与旁听的同学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共鸣。

该校唐纪瑛校长介绍,“这次参与旁听的380余名学生是数媒专业的,平时因上课需要,会经常接触网络和电子产品,这次旁听真实案例,对提高学生网络防骗技能、预防网络犯罪等方面,有实在的作用。”

“今天的案件选得很好,案子里有3个在网络上被骗的人,都是青少年的学生,与旁听的同学同龄,这是给大家敲响了增强防骗意识的警钟。”市人大代表王彤点评道。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徐汇区检察院持续探索检察听证走出院门常态化工作模式,由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庆华率先在学校、居民社区等地点,主持召开了3场公开检察听证会,内容包括危险驾驶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不起诉听证,督促整治餐厨废弃油脂行政公益诉讼案听证等检察履职内容,用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零距离”感受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方式,阐释司法理念,传播法治精神,努力让公正司法与老百姓心中那杆“秤”同频共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检察听证走出院门走进校园 2024-03-19 2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