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从“宜春经验”探索片区化综治“崇明实践”

本文字数:2184

【概要】

崇明区地处上海远郊,东濒东海,西接长江。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其下辖16个镇、2个乡,近年来,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纵深推进,全区矛盾纠纷呈现数量上升、主体多元、类型多样、情况复杂等特点。

立足崇明实际,去年以来,崇明区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不断优化镇级综治中心建设,镇级以向化镇“向心工程”为典型、村居层面以三星镇纯阳村“宜章工作室”为样本,不断探索在崇明全域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治理经验。

在崇明区探索的这套模式中,乡村治理的“向心力”如何凝聚?未来的崇明区综治中心,又会有怎样的蓝图?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崇明区,对话崇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龚朝晖。

□  记者  季张颖

把“江西经验”、“上海特色”糅合在一起,形成更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崇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龚朝晖

记者:前段时间,您跟随市委政法委前往江西宜春学习考察,这一趟宜春之行,您带回来什么好的经验能与我们分享?对您而言,最大的启发在哪儿?

龚朝晖:这次学习我感觉到市委政法委是用了心的,而且去了以后确实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宜春在综治中心方面的建设。

首先,从建设的规范化框架来看,它的综治中心的整个建设体系是自上而下的,省委政法委统一了一个规范化的做法,那么基层就参照它的做法去操作,这是宜春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我感觉到从综治效果来看,他们比较侧重于综合和治理,是把力量整合,真正体现综合治理的效能。比如宜春市的乡镇、街道依托镇级综治中心,将原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又积极吸收社会帮扶、公益服务、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进驻,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融合,真正方便老百姓“只进一扇门”。

另外从运行来看,他们也有一个比较高效的分级管理、分类处置各类矛盾纠纷的工作闭环。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我这次学习回来之后,就感觉要结合我们崇明的特点去做一些探索,将“江西经验”、“上海特色”糅合在一起,形成更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动崇明的综治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因此,我回来后立即组织区政法委和相关乡镇的同志又去了一趟宜春,在去之前就要求他们把方案先理出来,去了以后再将方案中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或方向带回来。

记者:我们知道,在推行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崇明也探索了不少经验,比如向化镇“向心工程”建设、三星镇“宜章工作室”都是崇明打造的样本,您能否展开为我们介绍一下?

龚朝晖:崇明下辖18个乡和镇,其中既有城市化比较发达的,像城桥镇、长兴镇、陈家镇、堡镇等都是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又有我们全市仅有的两个乡,一个是新村乡,一个是横沙乡,这两个乡都是比较农村化的。

虽然整体上我们在综治建设上不如宜春那么好,但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尤其在这两年,也探索了不少样本。比如三星镇纯阳村的“宜章工作室”,就是由我们崇明法院的一位退休老法官范宜章建立的,并由其本人定期值守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与矛盾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这个工作室本质上其实也是“枫桥经验”的一种探索,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自2021年成立以来,“宜章工作室”共接待群众咨询247人次,化解矛盾纠纷47件。所以在未来崇明推动综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想把“宜章工作室”作为村居层面的一个样本。

而向化镇的“向心工程”更多是在镇级层面,这是该镇在2022年开始探索的。源头上,“向心工程”是基于一个民声服务码——“向心码”,24小时接受群众建议、咨询、求助、投诉,实现“一码统管”,后端建立有“民声服务中心-部门/村居向心站-村居内向心驿站”三级网格,落实“一站通办、一次跑腿”等一站式响应机制,对于村民反映的集中、突出问题还会定期召开见面会,推动镇村干部与群众对话沟通。“向心工程”由此成为崇明区用有温度的“软法治理”,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样本。

记者:结合崇明的区域特点,未来将如何构建好综治中心?在这张蓝图中,您有怎样的愿景?

龚朝晖:首先我觉得关键要整合一个平台,乡镇可以依托综治中心,整合信访、平安建设、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员常驻办公,并结合实际推动派出所、检察官及法官工作室、律所等轮驻或随驻中心,这些资源我们原本也是有的,基础的底盘是在那儿的,关键就是怎样把各方的力量凝聚起来。作为我们打造的镇级样本,我们希望向化镇能够在今年上半年将这一平台建好,为崇明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下转A8)

(上接A1)

今年,我们也在全区大力推进打造包括向化镇向心工程、长兴镇“壹街区”、港西镇和睦佳苑等在内的“三镇三片区”崇明样本,这3个点位都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除了向化镇之外,长兴镇因为是围绕着海洋工程的国家战略,“壹街区”就是我们央企职工集中居住的一个社区,而港西镇和睦佳苑和我们现有的农村也不同,它是各乡镇村民在崇明城市化进程中,逐渐集中起来居住的地方,很有典型性。在这些点位中推进综合治理,我们认为是大有可为的。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张网络,摸索出一套处理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运行机制,并且在全区形成一个普法懂法用法的氛围,从而真正推动我们综合治理的有效提升。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谱新篇。立足区域实际、结合区情特点,崇明将砥砺前行在法治化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健全基层综合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综合治理效能,让法治持续护航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从“宜春经验”探索片区化综治“崇明实践” 2024-03-22 2 2024年03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