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年来,本市持续优化人社监管措施,积极探索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大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全力优化上海营商环境。记者昨天从市人社局获悉,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基础上,上海将继续扩大人社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内容,探索出台长三角区域人社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
免罚清单制度,是指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清单制度,包括首违轻罚、首违不罚等一系列举措。去年,为进一步规范人社领域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出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一)》(以下简称“《免罚清单(一)》”),将6类违法情节轻微且及时改正的违法情形予以免罚。
据悉,对于这些轻微违法企业,人社执法部门按照行政处罚法的精神和《免罚清单》列明的条件不予行政处罚,但会对其进行教育督促改正。同时也会将其轻微违法行为记录在案,纳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后续继续对其实施分类监管措施。
《免罚清单(一)》的出台,不仅意味着人社行政执法向精准执法的转变,也意味着对市场主体进一步“减负、松绑”,避免对市场主体“小过大惩”“轻错重罚”。下一步,市人社执法部门将继续扩大人社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内容,探索出台长三角区域人社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
“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一方面,本市人社部门持续畅通劳动者维权的举报投诉途径,推动劳动解纷“一件事”改革,深化监察仲裁一口受理,实行24小时×365天的全天候全时段接受举报投诉,方便劳动者第一时间反映维权诉求。对于劳动者维权诉求,人社执法部门依法快速查处;另一方面对于查实的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人社执法部门予以严厉打击,全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该负责人还透露,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人社执法部门再次优化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措施,扩大了“双随机”抽查免查范围,将原先仅对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免查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无违法记录企业(有举报投诉、转交办等线索除外)。此后,人社执法“双随机”抽查范围限缩为有历史违法记录的企业,特别是严重或多次违法记录的企业。
据悉,经此调整后,被纳入人社执法“双随机”抽查范围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下降,切实提升了人社主动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精准治理实现对市场主体“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