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重点

“一街镇一检察官”,让矛盾化解在基层

松江区检察院打造具有多重职能的接待窗口,全市首家诉源治理检察工作中心同时启动

本文字数:2727

昨天,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助推高质效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在松江举行

林地内用碎混凝土、砖块、石块铺设出车辆通行道路和停放区域,部分区域使用人工草皮垫覆盖

□  记者  夏天

如何避免市民多次反映问题,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对此,上海检察机关有了一套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好方案——“确保人民群众只进一次诉源治理检察工作站或检察官工作点的门,就可以一次性解决一个问题”。

昨天,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助推高质效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在松江区小昆山镇召开,启动全市首家诉源治理检察工作中心。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将搭建“1个检察工作中心+18个街镇检察工作站+N个村居检察官工作点”工作架构,以“一街镇一检察官”甚至部分村居设检察官工作点的布局,一体打造具有检察多重职能的接待窗口,力争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只认一个人”,就能让部分轻微矛盾、简单纠纷化解在街镇和村居。

与街镇、居委形成合力  公益诉讼守护“城中林地”

城市公益林地,本该是钢筋水泥丛林中宝贵的“城市之肺”。但就在上海一片绿意盎然的城市林地中,赫然被人为铺上了碎混凝土、砖块、石块,形成一片供车辆使用的“道路”和“停车场”。众多中小型车辆正“怡然自得”停放其上;与此同时,疏于照料的林地还被遗留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更有外来物种入侵,而原有树木却开始干枯……

2023年9月,有市民向松江区检察院反映称,松江某镇一处公益林地存在毁坏绿化、停满车辆的现象,其多次反映但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针对该线索,检察人员多次现场勘查,发现涉案地址是一处紧邻大型商业综合体、周边厂区环绕的生态公益林地,林地北侧由河道阻隔,林地的便捷出入口只有东侧一个。而东侧出入口与一家经营二手车的单位相邻,为图业务方便,该经营主体上海某贸易公司未经许可,将经营的二手车直接停放在生态公益林内。

此外,林地原为拆迁区域,现场遗留少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林地存在干枯树木,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如何保护好生态公益林,同时兼顾停车经营的现场需求?检察机关决定先听取具有土地利用、绿化林地专业知识的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意见,再向有关行业监管部门、镇政府制发诉前检察建议。

检察机关建议行业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挥行业指导职能,协同属地政府合力高质量保护生态公益林。同时,检察机关积极与属地政府沟通,稳妥推进整改工作,注重保护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在保护生态公益林的过程中,松江检察院多次与有关行业监管部门、镇政府沟通联系,形成合力。同时,检察官向停车场经营主体上海某贸易公司释法说理。最后,该公司主动挪走停放车辆,并承担了部分清理垃圾任务。

近日,松江检察院公益检察室联合有关行业监管部门、镇政府、林地所在地的居委会、镇农业服务公司并邀请具有专业背景的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至涉案林地查看现场整改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充分肯定了阶段性整改成果,并对涉案林地部分问题进行沟通研究。松江检察院还通过现场“回头看”,确认现场清理养护生态公益林面积约20亩,受损的社会公共利益已得到有效维护。

架构“一街镇一检察官”,实现诉源治理三级联动

记者从工作推进会获悉,为发挥检察机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将检察履职延伸至最前沿、最末端,松江检察院拟搭建“1个检察工作中心+18个街镇检察工作站+N个村居检察官工作点”工作架构,实现诉源治理三级联动,一体打造具有检察职能宣传点、检察业务联络点、检察履职服务点等多重职能的接待窗口。

其中,检察工作中心依托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与司法办案大厅设立,统一归口管理辖区内18个街镇检察工作站与各村居检察官工作点工作。检察工作站则是三级联动架构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职能也颇具特色,承担着办理涉检信访案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配合街镇做好日常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以及摸排公益诉讼线索等职能。

鉴于松江区各街镇区域较大,为迅速做好区域内信息汇集、态势感知、风险预警以及应急调处等工作,松江检察院根据所辖街镇情况,选择部分村居设立检察官工作点,以协助各街镇检察工作站履行部分职责,实现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关口前置。

松江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王刚表示:“我们将充分依托‘一街镇一检察官’平台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加强工作衔接,助力化解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与诉源治理的融合发展。”

“轻松调”联动各街镇,助轻微刑案源头化解

刑事检察参与诉源治理,也是促进矛盾化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松江检方披露的一则案例显示,某镇居民张某应邻居要求,改建了自家的烟道壁孔,之前双方商议好这笔打孔费应由邻居出,但最后邻居一直没有给钱,且见不到人。2023年12月的一天,张某的妻子偶然间碰到了邻居,就去索要这笔钱,双方产生争执。张某见状,也加入争端,并引发推搡,最终导致邻居夫妇骨折。

由于松江检察院去年在全市率先成立“轻伤害案件一体化调解中心”,调解成功率达63%,形成了“轻松调”的品牌,获评2023年度上海市检察机关创新成果,具备较好基础。2024年1月,松江检察院启动了“检调对接”程序,把上述案情移送到了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期间,公安机关和承办检察官多次与双方沟通,在2024年2月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

“我们将借力‘一街镇一检察官’、检察官对口联络派出所等机制,与各街镇建立联合调解机制。”松江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邵长利表示,针对基层矛盾新特点,以“轻松调”为载体,建立由村(居)民代表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员库,从源头上实现“零距离”沟通、“低成本”化解。

邵长利还指出,检察机关将推动各街镇综治中心、城市运行中心等平台数据与检察平台数据信息贯通,激活大数据运用和研发。如针对流动人口治安管理难度大、犯罪高发的问题,探索构建类案监督模型,将数字检察办案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更优效能。

此外,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群众法治意识仍存在薄弱环节。检察机关将加强以案释法,与街镇携手打好普法“组合拳”,充分运用社区内宣传手册、业主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手段,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目标“三个一”,让检察为民、利民、便民

据松江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少华介绍,诉源治理三级联动机制的工作目标是“三个一”——“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只认一个人”。

其中,“只进一个门”是确保人民群众只进一次诉源治理检察工作站或检察官工作点的门,就可以一次性解决一个问题;“只跑一趟路”是建立标准化检察工作流程,内容涵盖“四大检察”,确保群众只跑一趟路,就能解决检察各环节的问题;“只认一个人”是将司法责任制与信访办案首办责任制相结合,首次接待的检察官全程参与,实现工作一杆子到底。

通过这“三个一”,让一部分轻微矛盾、简单纠纷化解在街镇、在村居,实现来访即息访,将检察为民、利民、便民落到实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重点 A02“一街镇一检察官”,让矛盾化解在基层 2024-03-26 2 2024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