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合伙纠纷是基层比较常见的纠纷之一。很多人在创业时喜欢找亲朋好友合伙,本来是为了实现互利共赢,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但现实却往往很残酷,因合伙经营期间遇到问题而引发纠纷,既伤钱又伤感情的事情时有发生。上海各级司法部门利用三所联动机制,耐心调解化解纠纷,劝说当事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使对峙的双方握手言和。
□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周莹
“我们认识那么久,现在才认清她的真面目!”面对原告小吴义愤填膺的控诉,被告小刘委屈地啜泣。这对认识多年的闺蜜,最近因钱“闹掰了”。
积怨颇深的两人、一团乱麻的项目,案件调和看上去“不可能”……近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法官依法能动履职,为当事人“搭脉”一揽子解决纠纷,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让当事人从“一拍两散”到“好聚好散”。
一把上了锁的门
“她就是想踢开我单干,没有经过我同意就关店,造成的损失怎么算?”案子还没开庭,小吴就略显激动。
小吴和小刘本是兴趣相投、年龄相仿的好闺蜜,两人都是全职妈妈,经常一起“遛娃”,相识多年的两人彼此信任、亲密无间。
小吴逐渐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无意中告诉了小刘,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经营餐饮店。一开始,她们约定双方盈亏各半、分工合作,由小吴负责夜宵经营和财务做账,小刘负责白天经营和收付款。
2023年初,“红霞”餐厅正式“开张”。起初,店铺经营还算红火,前四个月都处于盈利状态,但随着两人经营理念的不同,两人日生嫌隙。
小吴想做高端餐饮,提出要进货高档食材,小刘觉得食材只要新鲜就好,不需要太贵。小刘对小吴经常以带孩子、去旅游为由甩手不干表示非常不满。小事累积多了,就成了满腹牢骚。
2023年6月,小吴无意中从打扫阿姨处得知小刘曾说过想要单干,这件事成了两人的“心结”。小吴要小刘退出,由自己单独开店。小刘也认为两人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不适宜再继续一起开店。多次沟通无果后,小刘一气之下直接关闭了店铺并上了锁。
一团理不清的乱账
小吴越想越委屈,觉得合伙期间的损失都是小刘造成的,于是将小刘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合伙关系解除,由小刘退还50%投资款,并承担店铺租金损失、自身名誉损失等合计20万元。六年的闺蜜情,没想到合作仅六个月就全然崩塌。
法官在审理中发现,两人矛盾起源虽都是小事,但对彼此成见颇深,想要化解两人矛盾困难重重。由于两人没有创业经验,在合伙经营期间,两人未及时对账,也未设立专款专户,记账不规范。店铺突然关闭后,双方没有最终清算,店铺内留存固定设备也未处理。账目厘清尚很困难,两人对谁是违约主体还各执一词,进一步加剧案件复杂程度。
摆在法官面前的,是“一团乱麻”的账目。法官一一查看电子账,发现账目记载虽然简单,但投入、支出均有迹可循。于是建议双方先行对账,将无争议的账目理出来,就双方争议部分,分别说明账目用途、去向。
她们终于握手言和
法官决定尝试调解,尽量保障双方利益的平衡。法官当庭与两人一笔笔梳理账目,特别是有争议的部分,大到几个月的房租支付、小至一份沙拉的销售金额,合伙期间账目逐渐清晰。接着从情理出发,两位合伙人既是闺蜜也都是全职妈妈,双方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合伙创业。在经营期间两人也曾互相协作,送完孩子上学后马上赶到店铺,晚上哄娃入睡后还在商讨第二天的新菜谱,虽然经营理念有所不同,但为了共同创业两人都付出过不少努力,也曾有过不错的销售业绩。
经过几轮释明与劝慰,两人明显从第一次庭审时的剑拔弩张,到能够心平气和地相互沟通。经过两三个小时耐心细致的沟通,两人接受了法官为她们量身制定的调解方案。最终,小刘支付给小吴2万元并承担诉讼费,存放在小刘那里的空调设备由其自行处置。小刘当场履行了调解协议内容,两人握手言和。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