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声音

禁止学生结伴旅游,高校管得太宽了

何勇

本文字数:948

  □何  勇

  “五一”假期来临,有媒体报道,部分高校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发布通知,严禁以班级、学院名义组织外出旅游,也反对学生自行组织租车外出、团体旅游。同时,不少学校建议学生“与家人朋友结伴出行”。

  高校以红头文件形式禁止大学生“五一”假期自行结伴外出旅游,目的显而易见,担心学生在“五一”假期私自外出旅游发生意外事故而连累学校。从现实层面讲,大学生由于缺少社会阅历,假期自行外出旅游,特别是与网友一道出游,的确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大学生旅游意外伤亡事故。

  但是,高校出于学生安全考虑,直接就禁止大学生“五一”假期自行结伴外出旅游,这就管得太宽了,侵犯了大学生的私生活。从法律角度说,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大学生在“五一”假期要不要外出旅游,跟谁一起出去旅游,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高校只能予以尊重,不能横加干涉。当然,大学生在校外行为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和所造成的所有责任,也均由本人自行承担,与高校无关。

  从常理上说,高校以安全为由禁止大学生“五一”假期自行结伴外出旅游也站不住脚。大学生“五一”放假回家,虽不属于旅游,但本质上也是一种旅途生活,同样存在安全隐患。这几年,有多位大学生在放假回家或开学返校途中乘坐“黑车”遭到司机侵害。

  从效果角度讲,高校禁止大学生“五一”假期自行结伴外出旅游,大概率是在做无用功,这样的规定在客观上很容易沦为一纸空文,毫无实质意义。“五一”五天假,大学生跟我们很多人一样,也有着强烈的外出旅游需求,只要他们的经济能力允许,外出旅游的脚步就拦不住。而且,大学生只要出了校门,高校根本管不了、管不住大学生到底干什么,外出旅游的学生完全可以跟辅导员说“五一”放假回家了,辅导员不可能挨个核查火车票目的地或者跟学生家长联系核实是回家还是外出旅游。

  实际上,高校真正尽职尽责的做法,应是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出游知识,发布外出旅游安全警示,宣讲组团出游的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提高大学生群体性的外出旅游安全意识,避免大学生为了省钱、疏忽大意、侥幸心理等选择不当不法旅游方式方法而酿成惨祸。如此,既能满足大学生假期外出旅游的需求,又尽可能降低大学生在外出旅游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这比起直接禁止大学生“五一”假期自行结伴出游更重要,也更务实。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声音 A03禁止学生结伴旅游,高校管得太宽了 何勇2024-04-30 2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