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重点

上海辅警条例通过2周年

不同的肩章,同样的坚守

陈颖婷

本文字数:2696

辅警李莉

辅警吴敏

辅警郑鹰浩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如果有人向你托付遗言,你会怎么办?身着防化服在实验室中日以继夜地进行比对分析,你又能否坚持?这些问题都在上海公安辅警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曾经,他们面对着质疑,但随着《上海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辅警条例》)实施,上海公安辅警正式迈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辅警是公安队伍中一个重要的特殊组成部分,疏导交通、窗口服务、专业检测……他们的身影遍布在城市每个角落,不同的肩章,同样的坚守,直面危险、默默守护。

  值《辅警条例》表决通过2周年之际,记者近日走近刚刚荣获第五届十佳辅警中的几位优秀辅警,了解他们不一样的工作场景。

  守护生命之光的110

  “我对这个世界已经绝望了,我刚才在大桥上走了两遍,我想从上面一下子跳下去,你可以帮我打个电话,跟我姐讲一声让她照顾好我父母。”2021年的一个深夜,一名男子拨通了110。

  这是公安辅警、110报警台接警员李莉第1807个夜班时接报的一起警情,男子寥寥数语,却表露出求死的决心。根据多年的接警经验,李莉立即发现他正处于三区交界的复杂位置,必须快点找到他!

  然而男子一直在步行,行走的路径也在小路上,他的体力在消耗,手机电量更是无法逆转地在减少。

  闵行未发现,松江没找到,奉贤无异常,坏消息接踵而至,而这时,更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报警男子突然间挂断了电话,黑夜中报警男子单方面切断了他与这个世界所剩不多的联系,110报警服务台则灯火通明,李莉焦急地寻找对策。

  她按照流程将警情提级上报指挥大厅,她不断追问自己:我还能为他做点什么?男子不接电话,那么能不能加他的微信呢?虽然这在110从未有过,但李莉想试试!她在申请备注中写道:我是刚刚和你打电话的小李。也许是同为李姓,也许是李莉温柔的话语给了他温暖。半个小时后,男子竟然通过了李莉的好友验证。

  通过微信电话,李莉隔空陪伴报警男子整整一晚。通过交谈,李莉知道了男子因为生意失败,债台高筑,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你还年轻,就这么走了,你的父母该有多伤心,难关总会过去,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在李莉动之以情的劝解中,第一缕晨光照射到了报警男子的身上,他心理防线被彻底解除:“我又活过了一天,我想好了,我要去打工,先把债还清。”他用最后1%的电量发来了一张位置照片。

  最终,民警找到了报警人,李莉悬了一个晚上的心终于放下了,这个耗时9个多小时的劝解工作,虽然很累,但李莉觉得很值。

  参加公安辅警工作18年来,李莉从一名接警员,成长为一名兼具抓业务、带队伍、擅管理能力的多面手班长。她带领班组71名接警员,接听了2600多万起报警电话,其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又有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

  快速准确是李莉对自己以及班组的要求,为此曾经是路痴的她,逼自己背下了上海所有主干路以及大部分支小马路。“我需要在报警电话打进来的几秒钟内,就在脑海中进行定位,在1分钟内向分局、消防、救护、市政等相关单位发送准确的指令。”奋战在警情处置第一战场的她,始终秉持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日均介入盯办重大警情500余起,带领班组在各类重大敏感突发案事件中抢抓处置和救援先机。

  803铿锵“猎毒人”

  身着防化服,手持移液器,忙碌在称量室,这是刑侦总队刑技中心物证检验岗位文职辅警吴敏最为平常的工作场景,她在实验室同毒品毒物犯罪展开无声较量。

  在一起看似寻常的案件中,送检样本的检验图谱上竟然出现了几种艾滋病治疗药物的分子量。危险!吴敏即刻拿起电话通知承办法医。

  当她得知,她的这通电话,将手术刀拦截在解剖前的刹那,她止不住地颤抖,也倍感骄傲:为案件指明侦查方向的同时,也为侦查员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曾经吴敏胆小、爱干净,而到了毒化室后,她承担了大量生物器官的毒物检测工作,原本令她无比作呕的蛆虫也成了她工作中的检材。

  在一起案件中,吴敏在解冻了一具死者尸体正要做检测时,意外地发现尸体上的蛆虫却活了过来。“在我们原来的认知中,能长蛆的东西不可能含有毒物。”吴敏说,第二天的检测结果却显示尸体中含有农药。“难道是我们的样本遭到了污染?”吴敏决定一探究竟,她再次将尸体检材解冻,进行了检测,发现依然显示含有农药。吴敏又将蛆虫进行了解剖检测,最终在蛆虫体内也发现了农药成分。“这个结果说明了我们的检测是正确的,也打破了我们之前对长蛆检材的认知。”

  对检验的精益求精,是吴敏对工作的追求。她为上海毒品鉴定工作增添了多项新的行业标准,由她攻克完成的全国首例2-氨基茚满毒品定量鉴定方法获得了公安部的肯定及推广,25000余次的实验数据分析,是她用科技服务正义的缩影。

  8年来,吴敏曾在高温闷热的煎熬下饱尝汗水的涩,也曾在推倒重来的挣扎中品遍泪水的苦。至今她已参与办理案件2000余件,检验检材6000余份。

  法律保障给了职业发展的通途

  “同志您好!我是杨浦公安分局大桥派出所勤务辅警郑鹰浩,我正在协助民警进行工作,请您配合。”这样的开场白,是郑鹰浩每次跟随民警出警时都要用到的。

  “辅警立法之后,工作规范是最大的变化。”郑鹰浩说,辅警不仅有了统一的服装、统一的标识、统一的装备、统一的工作证件,也有了统一规范的工作模式。这也让郑鹰浩感觉工作越来越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原来我们在处置交通违法行为时,当事人总觉得我们没有资格管这事,现在我们在劝导处置此类行为时,提出异议的人少了,大家都开始正视我们辅警的工作。”

  据了解,上海现有辅警1.4万余人,其中半数为本科以上学历。上海辅警目前分为勤务辅警和文职辅警。勤务辅警主要承担辅助交通管理和辅助治安巡逻的职能。文职辅警则包含三大类26个岗位,如刑事技术侦查系列、财务会计系列、警犬训导、痕迹勘验等专技类岗位,此外还有文书管理类以及行政事务类岗位。

  “《辅警条例》的实施是一个划时代的动作,它让辅警成为了一个具有明确法律身份的主体,参与到公共管理中去。”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警辅处副处长施敏表示,立法以后,辅警所有履职行为都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的,即所有执勤行为都是依法履职,对辅警履职行为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解决。

  同时,辅警的整个职业生涯也有了法律保障,包括合同签订、晋升路径、福利待遇等。据悉,本市已经建立了符合辅警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依照规定为辅警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及公积金,并为辅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辅警有了法律保障后,也让辅警们的工作更加有盼头有干劲。今年,郑鹰浩考出了警用无人机驾照,参与到派出所空中地面立体化巡逻体系建设中。他把每次的飞行经历写成“小郑飞行日记”,里面有手绘地图、研发线路、各类案事件,希望能够以此探索出无人机在基层辅助巡逻工作中更高的效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重点 A02不同的肩章,同样的坚守 陈颖婷2024-06-12 2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