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卖掉的粽子会被再加工吗?
业内人士称多渠道消化
近日,消费者李女士注意到,端午节当天,超市货架上的粽子还有很多没有卖出去。“过了节之后,可能很多人就不会买粽子吃了,那这些剩下的粽子会怎么处理呢?”在网上像李女士一样有这类疑问的人并不少。
多家食品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食品企业在每年端午生产粽子前会根据往年销量来制定大概的生产计划,即使端午节期间有部分粽子卖不出去,他们也会在后期通过降价、网络销售等渠道进行销售。最后还未出售完的粽子会考虑卖给饲料加工企业,但是在此之前企业会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食品生产企业一般会有比较精准的成本把控机制,会提前预判端午节前后粽子的生产数量,而且粽子相比于月饼被日常接受的程度更高,因此不太会出现大量滞销而过期的情况。此外,粽子“再加工”成本较高,因此也不必担心粽子被重新加工成其他食品。
(据红星新闻)
上海街头现“亲子共享单车”?
提醒:使用需要符合条件
最近,“共享单车儿童座椅”登上热搜:电商平台上,几十元就能买一个用在共享单车上的“儿童座椅”,“无需安装,放上即用”。有市民反映,在上海街头看到了“亲子共享单车”,车上有儿童座椅。事实上,网上销售的这种即用式儿童座椅不仅危险,而且违法。《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禁止单位和个人在非机动车上加装座位等。所以,共享单车是不应当加“座椅”的。
对于部分市民提到的“亲子共享单车”,记者了解到,这在全国范围已非新鲜事物,只是在上海街头的投放量较少。亲子共享单车在后轮上方有固定儿童座椅,设有360度护栏扶手以及安全带,并在儿童座椅的腿部位置与车轮之间安装了防护轮罩,能避免儿童的腿脚接触车轮。据了解,这类车型的儿童座椅可承重8公斤至22公斤的儿童,座椅的宽度根据儿童身型设计,以避免成人坐儿童椅。显然,亲子共享单车的安全性远高于临时安装的儿童座椅。
不过,也不是看到亲子共享单车就能带着孩子骑行。一方面,《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对骑行带人有年龄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只能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搭载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必须使用固定座椅;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不得载人。另一方面,使用亲子共享单车要注意检查车辆设施的稳定性。 (据上海辟谣平台)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