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城管队伍下沉到街镇后,如何真正打通基层治理的脉络?在闵行,以片区划网格、从“小城管”执法到“大城管”综合服务概念的城管工作站,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城管进社区工作模式。昨天,记者从采访中获悉,作为城管进社区工作的规范指引,闵行区在全市率先推出区级层面首份城管进社区工作手册,目前,闵行区已在全区14个街镇建立59个城管工作站,推动执法管理服务向社区延伸。在闵行先行先试基础上,后续全市城管进社区工作指引也将发布。
今年2月,七宝镇宝隆新村小区46栋的居民集中向城管工作站反映,该小区入户门区域,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得知情况后,城管与条线部门、社区之间协同联动,七宝镇片区常驻部门综合执法队、城运中心、房管所等部门第一时间勘察现场,在居委、物业、业委会的协助下,将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清出,并派专人驻点管理。
“现场乱停乱放的电动自行车虽然被清理了,但后续同样的问题难免还会出现。”七宝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书记吴小龙告诉记者,为彻底解决问题,七宝片区随后召集社建办、派出所等多个部门与小区居民代表商议,在符合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出公共空间,于今年3月底增设新的电动自行车车棚及充电设施,有效缓减该小区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主动聚焦解决群众关心的城市治理问题,正是闵行城管探索建立城管工作站的初衷。记者获悉,去年以来,闵行区城管执法局会同9个区级部门,建立城市治理“共联体”,通过党建共建、强化管执联动,为基层治理赋能,并落实完成了9个年度项目,在全区68个片区网格设立了59个城管工作站,257名城管队员下沉到城管工作站,进驻社区开展服务,将城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治理一线。
“依靠城管工作站,我们设立了人民建议征集箱,张贴城管进社区工作二维码,引导市民建言献策,通过扫码反映投诉问题、提交人民建议、查询普法案例、评价社区工作。”闵行区城管执法局局长余嬿介绍。
在此基础上,闵行区深入梳理了社区案件领域及执法事项,积极开展社区类案件办理情况的深度分析,通过量化执法数据,梳理形成了“闵行区城管综合社区类执法事项清单”,以及区级层面城管进社区工作手册,对服务为民类、管执联动类等相关工作内容进行系统梳理,规范的“案卷办理参考模板”以及指导手册,为社区执法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后续,市城管执法局也将借鉴闵行经验,在全市推出城管进社区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