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社会

一体解决刑事追责与民事赔偿问题

松江检察院办理本市首例获生效判决的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陈颖婷

本文字数:1183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知识产权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常常面临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获赔少等问题。在知识产权领域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既能够切实提高诉讼效率,保证司法统一,也能减少权利人诉累,降低维权成本,最大程度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近日,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上海市首例获生效判决的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一体解决刑事追责与民事赔偿问题,全面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

  本报讯2017年2月至2023年4月,被告人林某某、黄某某、龙某某等人在未取得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经与王某某(已判刑)联系,陆续在其厂房内制造带有日某等注册商标标识的包装盒等物共计500余万件,赚取加工费用60余万元。后王某某及程某某、岳某某(均已判刑)等人将上述包装盒用于假冒品牌胶带包装使用,并对外销售牟利。

  今年3月21日,松江区检察院对被告人林某某、黄某某、龙某某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提起公诉,商标权利人日某公司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林某某、黄某某、龙某某赔偿损失共计45万元。

  5月20日,松江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犯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被告人林某某有期徒刑3年3个月,黄某某、龙某某有期徒刑1年9个月,缓刑2年,各并处罚金8至6万元。针对商标权利人提出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将该诉请与刑事部分合并审理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后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由法院出具《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被告人林某某等人一次性赔偿商标权利人30万元,现已履行完毕。

  对于权利人能否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理论界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松江区检察院依托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研究(松江)基地,加强与法院、公安、高校等信息资源共享,召开主题论坛围绕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提起附带民事路径等开展研究探讨,明确就个案探索开展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进一步达成共识。

  检察机关坚持贯彻保障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要求,加强知识产权权利人权利义务告知,受案后及时向该案商标权利人送达《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被害单位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明确告知权利人有发表诉讼意见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案件审查过程中,检察机关与权利人顺畅沟通,支持帮助权利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切实减少权利人诉累。

  为最大限度提高庭审效率,在庭前准备阶段,松江区检察院与区法院召开庭前会议,“量身定制”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庭审流程。在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在向被告人确认是否自愿认罪认罚的同时,向其阐明履行民事赔偿义务是考量认罪认罚情形的重要因素。庭审中,法院主持双方进行调解,经检法充分沟通,创新制作《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后检法共同督促被告人在调解书指定时间内完成对权利人的赔偿,并对履行赔偿责任的被告人从轻处理。该案从调解达成、民事赔偿履行至刑事判决在一周内完成,确保高效一体解决刑事责任追究和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 A07一体解决刑事追责与民事赔偿问题 陈颖婷2024-06-26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