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走近人大

幼有善育 护航启蒙

宝山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调研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

王晓磊/陈颖婷

本文字数:1552

资料照片

  □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王晓磊

  初夏的阳光洒向滨江大地,万物生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时节,宝山区小海螺幼儿园传来一阵阵天真烂漫的笑声。这是“最柔软的群体”,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备受家长们的牵挂,也受到了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们的高度关注。日前,宝山区人大代表走进区内的小精灵幼儿园、泗塘五村幼儿园、燕桥幼儿园和旭莲幼儿园,针对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社区“宝宝屋”实现全覆盖

  根据上海市部署,宝山区2023年启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工作。截至今年4月底,宝山区现有幼儿园164所,其中公办园94所,民办园70所。现有托育机构134所,其中托幼一体园119所(公办69所,民办50所),社会托育机构15所。上海市人大代表、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向参加调研的代表们介绍,全区现有社区托育“宝宝屋”15个,嵌入式分布于街镇党群服务中心、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以及部分幼儿园中的社区宝宝苑,能提供约580个临时托额,为家长送去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喘息式”的托育服务。预计到2024年底,社区托育“宝宝屋”将在宝山区街镇实现100%覆盖。

  代表支招如何“托”得好

  护住柔弱的孩子们,就是护住家庭的幸福、城市的未来。近年来,宝山区在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宝山作为人口导入大区,地域广、学前教育体量大,造成地区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这是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共识。如何能缓解让家长们费神的托育问题,做到既有地方“托”,又能“托”得好?代表们各抒己见,纷纷支招。

  “托幼一体化是有门槛的,托班和幼儿园的孩子年龄不同,对老师照护和教育的需求也不同。”区人大代表翁丽建议,要“配强师资力量,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保教人员业务素养”。区人大代表毛欲华深有同感,她认为,“从适龄幼儿入园的情况看,2021年-2023年入园人数逐渐降低,可尝试在全区范围内均衡调配教师资源。”

  扩大托育服务的普惠程度,才能让更多家庭从中受益。“宝武集团设立三有托育园这样一所普惠性的托育机构,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内部职工带娃难题”,区人大代表陆伟群建议借鉴宝武集团三有托育园为参考范例,“对于一些托育需求比较大的园区,可以鼓励其效仿这种运行模式。”说到普惠性的托育机构,区人大代表唐春红也认为:“要积极引导和扶持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融入宜居社区建设,满足不同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

  在托幼从业人员看来,“托班孩子年龄小,需要更多的生活照护,日常一位保育员要执行严格的卫生标准并完成其他生活准备,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协助教师照顾孩子的生活。”区人大代表、小精灵幼儿园园长汪秀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在教师编制无法配备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增加保育员配置。”

  打造“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

  “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工作,是关系着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当前必须加强前瞻性预判分析,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和区域发展趋势,才能精准供给普惠资源,解决好存在的地区结构性矛盾。”宝山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须华威介绍说,“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调研,目的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有效推动解决当前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我们要通过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全区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收集人大代表、家长及社会各方关于学前教育资源布局、政府政策支持、市场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系统性的监督调研报告,为推进宝山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注入人大力量”。

  据了解,宝山区将持续推进“一园一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建立区域“宝宝屋”安全巡查制度,守牢安全底线,多措并举切实推动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正渐行渐近。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B01幼有善育 护航启蒙 王晓磊/陈颖婷2024-06-26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