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政法融媒

法官解析“二次创作”的版权问题

本文字数:246

看法官解析“二创”版权问题

  在网络上存在大量基于他人作品的“二次创作”,对版权的保护,既是对内容创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认可,也是维护“二创”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对于“二次创作”,很多人还存在知识产权上的认识误区。比如,明明标注了“二次创作”或者“二次加工”,为什么还会构成版权侵权?对此杨浦区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法官介绍:从法律上讲,二次创作者的个性化表达具有“独创性”。但是,这种二次创作视频产生的前提是基于对在先作品的利用。此时,如果创作者没有得到在先作品版权人的许可,侵权风险始终存在。

  (来源:“上海杨浦法院”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政法融媒 B01法官解析“二次创作”的版权问题 2024-06-28 2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