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迎来一批“00后”等年轻“血液”,来自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夏令营”的20余名师生受聘成为首批“益心为公”高校志愿者。静安检察院向在场的大学生志愿者发出邀约,希望青年志愿者们“体验式监督”“沉浸式办案”,在线索提报、问卷调查、参与听证等方面助力公益诉讼工作。
会上,双方还签订《关于组织高校益心为公志愿者助力检察公益诉讼合作计划》,并颁发“益心为公”志愿者聘书。
根据合作计划,双方将依托上海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建设,开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华东政法大学定期推荐具备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社会责任感强、履职积极性高的院校师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提供线索提报、专业咨询、参与听证、跟踪观察等志愿服务。静安区检察院将根据教学、科研所需邀请高校志愿者参加检察开放日、业务培训、观摩庭审等活动,及时研判跟进志愿者反映线索,增强双方良性互动。
华东政法大学学生代表陈昂雨认为,公益诉讼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法治活动,无论是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诈骗,还是无障碍出行改造,都体现了检察机关敏锐的社会感知和高度的人文关怀,彰显出公益诉讼制度在新时代的魅力与价值。作为“益心为公”新一批高校志愿者,华政师生将用专业知识为案件办理提供支持,做好公益诉讼工作的信息员、公益诉讼理念的传播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守护者,为助力实现公益保护价值贡献青春力量。
会议后,同学们参观了“检护民生”专题展览。